艾尔莎将文件捡好,然后来到了办公室。
“你好,凯尔登先生。”
艾尔莎对着这个从加州州政府过来的政府官员如此笑着。
皮笑肉不笑。
“关于州政府提出的入学法案,我很抱歉,这完全和我们学区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也是顶住了很多压力的。我们已经找过了洛克菲勒、找过了摩根,他们在原则上都表示了同意。”
“但是凯瑟琳埃德森小姐才是理事长,我们方舟集团对于加州州政府的入学法案表示强烈的不满,这是限制教育的自由,这有违我们的公平原则。”
凯瑟琳的坚持就是艾尔莎的坚持,所以哪怕上面给她们再大的压力,艾尔莎都准备无视。
反正他们也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
舆论都掌握在凯瑟琳的手中。
所谓的“入学法案”,实际上是美国最近的风潮。
从7年代开始的这股风潮,让美国很多的城市都开始实行这个方案了。
这些方案大同小异,其所作所为却是相同的:强行把白人聚集区的孩子送去黑人区学校上学,把黑人区的孩子送来白人区上学,教育经费平均化。
同时,他们针对黑人采取优惠措施,换句话说,也就是黑人即便是比白人更低的成绩,也依然能够和白人一起进入同样的大学。
当然,也有一个非常例外的存在――学区。
新一轮扩建计划中,学区计划将学生人数扩展到5万。
但是学区现在唯一的招生要求,依然只有一个――能力。
正因为这个原因,加州州政府要求对方针对有色人种采用更加优惠的方案,但是,凯瑟琳对于这样的要求,从来就是无视的。
就好像现在的艾尔莎一样。
如果不是因为这位凯尔登先生不厌其烦的来找她,她根本就不打算理睬对方。
这事情干系到种族歧视问题。艾尔莎也不想多管。
“我们不这个人的国籍、肤色和语言,我们只会培养这个世界上最尖端的%,他们是世界的未来。所以,我们现在不会e来也不会降低我们的要求。为此,即便我们未来的招生数量减少和降低,我们也不会降低我们的要求。在这里的人,只能是精英。?
艾尔莎将凯瑟琳说过的话原原本本的讲出去了。
“……”
而这个时候,轮到凯尔登沉默了。
虽然对方是这么说。但是最近几年――特别是随着凯瑟琳和中国开始接触之后――这个地方就开始有些不对味了。
美国拉拢中国的时候,凯瑟琳自然也上了。
学区培养的都是世界级的优秀分子,即便在中国,那边的人也有所耳闻。
一听能够到这边来读书。而且能够学习高精尖的技术,那边于是就立刻组织了大批学生来到这里。
这种情况就是,现在的学区,黄种人学生的数量,都已经和黑人差不多了――甚至在未来,都将超过。
而凯瑟琳对于这种情况也是喜闻乐见。
这些高技术的人才哪怕不能留在学区,随着这些人回到本国,他们也会通过自己来潜移默化的改变身边的人。塑造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的大部分成因都是学区。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也就意味着。凯瑟琳一直都在用自己的价值观给这些人“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