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卿卿,你确定要住客栈?&rdo;
&ldo;大老远来了,你不去看看靖风他们?&rdo;
说起夏靖风。
他这些年在江南任上成绩斐然,年年吏部考核都是优。
以往时常发生洪涝的江南。
最近这几年不但一次洪涝都没发过,就连农户庄稼的收成,普通百姓的经济水平都比早些年好了不少。
这里本就是鱼米之乡。
只不过以前容易发洪水,百姓的日子才上不去。
如今洪水的问题已经治理好,加上百姓年年的努力,气候风调雨顺,这一连好几年都是大丰收。
老百姓家家有余粮,户户有银子,吃的有米有肉,穿的细软绫罗,这日子可谓蒸蒸日上。
老百姓就是这样。
日子有了奔头就不会去想其他的,只攒着一身劲儿往好的地方使。
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之下,次年的收成又比旧年增加许多。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六七年过去,如今的江南已经比以前大变样,明显比以前富庶了。
大街上热闹了不少,行人也不再匆匆忙忙,街边左右被小贩儿摆满了摊子,人来人往生意很是不错。
才子们成群欣赏着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的美景,偶尔出口成诗,抬笔作画。
闺秀们戴着面纱,撑着油纸伞闲适地走在大街上,或是看看路边精致的小饰品,或是结伴逛一逛胭脂铺子。
东家孩子一串糖葫芦,西家小孩嘴馋想吃烧饼。
南边儿某家的老夫人想吃糕点,再就是北边儿的老爷子出来打酒。
来来往往,一派热热闹闹繁华闲适的市井烟火气。
夏如卿趴在马车沿儿上痴痴地看着外面,眼神满是向往。
&ldo;我好喜欢这里啊!&rdo;
尽管都不认识,但看着就觉得亲切。
也许她上辈子就一直生活在市井里,所以一直亲切吧。
赵君尧点头。
&ldo;你喜欢哪里?要不咱就在附近找个地方住下来?&rdo;
&ldo;明人不说暗话,我不喜欢住客栈!&rdo;
客栈里的东西不知被多少人用过,他不喜欢。
夏如卿也回想起这一点,赶紧点头。
&ldo;好!&rdo;
&ldo;那就听你的,我住哪儿都行!&rdo;
想想上辈子姥姥刚去世的那段时间,她几乎都要流落街头了。
也是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才渐渐住上稍微好一点儿的房子。
没错,那个单间农民房的出租屋对她来说已经很好很好的,起码遮风挡雨,起码不会风吹日晒。
夏如卿甩了甩头。
&ldo;奇怪!&rdo;
自己最近怎么老是想起上辈子的事?该不会要回去了吧??
&ldo;怎么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