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的纷纷上岸,私营的纷纷找“红帽子”戴(挂靠集体或国营)。
全国个体户一下子锐减了300万户,私营企业半数关门。
在这股“倒春寒”中,傻子瓜子老板年广久以贪污、挪用公款罪被捕入狱。
李书福、王廷江、蒋锡培等被“吓坏”的私营企业家,纷纷把自己的企业送给当地政府,以求“破财消灾”。
刚刚创立两年的国美电器也遭遇了严重的危机,门店在清查中被关,其创始人黄光裕东躲西藏。
而在民间经济发达的广东、福建等省,则出现了大量企业家携款外逃的现象。
这一年,牟其中成了时代英雄。
他用国内大量轻工产品,从前苏联换回4架图-154民航机。
这在国外媒体看来,这是一个典型的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也预示着民营经济融入市场化大潮的方向。
李书福何许人也?吉利汽车创始人。
1981年,18岁的李书福中学毕业后,向父亲要了120元钱,买了架“海鸥”照相机,在街头巷尾拍照片。
一年后,他利用赚到的第一桶金。
2000元做原始资金,开了个小照相馆,这一年竟然赚到了1万多元。
1983年前后,浙江一带已经出现创业小高潮,人们当裁缝、做皮鞋、搞运输……带活了当地的这些行当。
受家乡创业氛围的感染,善于动脑子的李书福也开始寻找自己新的创业机会。
他发现当地做首饰的小五金生意很兴隆,但所用铜、金、银等原料短缺,于是他转而专门从废电器中提取贵重金属,很快带动了当地电器废料拆解生意,并由此在台州形成了一个“行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书福发现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电冰箱成了生活中的宠儿。
于是他又与人合伙办起了“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第一年的产值就达到900多万元。
一时间,李书福在他的家乡——浙江台州,几乎是家喻户晓。
此时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李书福,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冰箱重要零部件蒸发器的研究上,并在1986年取得很大的突破。
于是,他当年即组建起“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以“贴牌生产”的形式生产电冰箱、冰柜。
到1989年,北极花电冰箱厂产值超过几千万元。每天拉货的车子排起了长队。
如果不是国家实行冰箱定点生产打乱了李书福的阵脚,也许李书福至今还在浙江黄岩某个地方生产电冰箱。
1989年6月,国家对电冰箱开始实行定点生产,民营背景的北极花电冰箱厂自然没有列入定点生产企业的名单。没有“准生证”,就意味着李书福的冰箱厂必须关门。
这一年的经历对于当时只有26岁的李书福来说,可谓人生的一道“坎儿”。
李书福至今记得当时父亲告诫他:冰箱厂必须关门!厂房设备必须交给政府!因为经商倒卖东西那叫“投机倒把”,靠办企业赚钱那叫“资本家”。国家的政策一旦改变,你可能就要蹲监狱!
李书福承认,父亲的话对他起了作用,他平生第一次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