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授意他做,他却做了,这就意味着没有人向他作出任何许诺,没有预期中的回报。
也就是说,胡晨阳的问题,可宽可严,严一点,可以说他是在同情、包庇**分子;宽一点,他也就是认识上的问题,一时转不过弯子;性格上也有点问题:太倔了。
胡晨阳的态度还有些让纪委的同志下不来台。
当时,如果要用党纪、政纪严肃处理胡晨阳,也是可以的,有人就提出过,要开除他的党籍。
那个时候,即使汪国本有心要保护胡晨阳,也不便出面。
幸好,乔光荣出面了。是乔光荣作主,放了胡晨阳一马。
此后,当李诚彬、杨文远明显打压胡晨阳时,汪国本是不会也不能出面干预的。胡晨阳只能“熬”下去,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事实证明,他付出了代价,也“熬”过来了。还依靠自身的努力,争取到了新的发展空间。
对这样一个特殊人物,又是个有才华的年轻人,汪国本除了欣赏,还有些看不清,觉得还要“再看看”。
“再看看”,表明汪国本对胡晨阳有兴趣,会持续关注他。
“再看看”,也说明他对胡晨阳还不是很放心。
高明亮下台后,胡晨阳的日子不好过,是可以想见的。这胡晨阳倒也沉得住气,没有申诉、也没有抱怨,他是不是后悔?悔到什么程度?没人知道。
……
汪国本颇有学者风度,国字脸,50多岁的人了,居然头发乌黑。胡晨阳也是后来才知道,汪书记其实也是有白发的,只是染过了而已!
汪国本并没有在胡晨阳面前显示官威,而是很亲切地起身与胡晨阳握手,拉着他在沙发上坐下。
秘书关栋天给胡晨阳泡好一杯茶后,看了胡晨阳一眼,又点了点头,出去了。
汪国本很是亲切地道:“晨阳啊,你在冠城乡,干得不错,确实是不错。”
胡晨阳则是一脸的谦恭:“谢谢汪书记鼓励。冠城乡基础还是差了些,有些想法,在现有的条件下还做不到。如果是在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地方,也许早就做了,在冠城乡,却还要等待时机。”
“恩,你说的等,不是‘等、靠、要’那个等吧?”
胡晨阳嘿嘿一笑:“当然不是。消极等待,肯定是不行的。”
“恩,晨阳啊,你刚才说,冠城乡基础还是太差,但我认为,冠城乡作为典型,好就好在它原来的基础差,正因为基础差,才更能说明问题,才更有价值。”
胡晨阳心道:“坏了,老头子‘不接缸’。”
本来,按胡晨阳的想法,当自己说出“有些想法,在现有的条件下还做不到”,汪书记应该会追问是什么“想法”,那时,自己就可以提修路的事了。
不料,汪书记根本就不问他,还强调“好就好在基础差”。
胡晨阳一咬牙,道:“汪书记,您也看到了,冠城乡的路,实在是太差了,我想修路。”
汪国本似笑非笑地看了胡晨阳一眼:“修路?好事啊,‘要想富,先修路’,好事嘛。”
胡晨阳嘿嘿一笑:“汪书记,您也知道,冠城乡穷啊,县里也穷,市里能不能支援一点?”
“支援一点?‘一点’是多少?”
“三百万吧?三百万差不多了。”
汪国本“恩”了一声:“三百万?确实不算多,全市有213个乡镇,不论大小,每个乡镇都给个300万,才多少?好象是6亿多一点?6亿也不算多,吹口气就有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