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了皇帝,阻止了王怀瑾将他继续留在岭南的举动,殷世远一纸诏令,将他调回了京城。
随着王怀瑾的信件来了不久,有关顾长留的调令也下来了,他没有职位,而是回京城先待命。
回到京城,又没有职位,那他还不是任由他们揉扁搓圆了?
顾长留接到了调令,冷笑了一声,好在,他早有后招。
他手里还有他们受贿的证据呢,朝廷虽然贪官多,可是偏偏也是律法森严,贪腐乃是大罪,贪污个几十两,都能被砍头了,更别说是成千上万两的白银了。
有着这些账本,他只要舍去一身剐,就不怕没官当。
不过这些账本,既然是后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当然不会拿出来,这些东西他得藏好了,用到关键的地方,至于官职,等回到了京城,看看王怀瑾对他的安排吧。
王怀瑾还说很欣赏自己,可这一次自己只是想要留在岭南,他都没能成功帮到自己,怎么着,等去了京城,他总会给他安排个一官半职吧。
在岭南后面这两年,顾长留过得挺舒服了,等去到了京城,便是要坐一段时间的冷板凳,他倒是也不着急。
因为调令已经下来了,衙门里的差役也都知道了顾长留就要离开的消息,大家是既欢喜,又忧愁。
欢喜的是,这个活阎王总算是要走了,以后就没人这么管着他们了。
忧愁的是,万一后面来的官员还不如他怎么办?万一后面来的官员破坏现有的一切,还不给他发放俸禄那怎么办?
以前他们的俸禄一欠就是两三年,可自从顾长留来了之后,不但俸禄准时发放,时不时还能有奖金。
他们不用再昧着良心向百姓们收受各种贿赂了,巧立名目收税了,因为他们所收的每一分钱,都是顾长留重新制定的规则,都是有据可循,有法可查的。
而且,整个县城的确是变好了,现在他们余丰县从了远近闻名的富庶县城,只要跟亲朋友好们一说,他们在余丰县当差,大家便纷纷吹捧他们有个好差事,每次听到这些话,他们脸上也光。
只是现在,顾大人要离开了。
仔细想来,还是不舍的多。
当然,这个不舍,可不包括郑潮生郑县丞。
自从顾长留来了后,他这个所谓的县丞,就成了隐形人,就连周远帆周主簿都凌驾于他之上了,甚至余丰县的人,都知道顾大人、周主簿,有谁知道他郑县丞?
他郑县丞,被迫病了整整三年。
三年啊,有谁知道他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吗?
也多亏了顾长留刚来余丰县的时候,还没那么凶残,若是按照他现在的行事方针,他哪里还能留得一条命哦!
得知顾长留要走,郑潮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仿佛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他终于是将顾长留熬走了。
可他这口气才刚卸下,只日盼夜盼,就盼着顾长留离开了,没想到顾长留离开之前,倒是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知府大人下令,说他一病三年,三年不理县衙事务,不配为官,将他贬为庶民了。
郑潮生知道这个消息后,在屋里嚎啕大哭,哭得如同一个两百斤的伤心孩子。
他郑潮生忍耐了三年,眼见就要多年媳妇熬成婆了,竟然让他遭受此等打击?
倒是郑夫人,却很是坦荡,“不当县丞了也好,当这个县丞,差点连命都没了,你以后啊,还是好好的做你的富家翁吧,反正有我爹在,怎么也饿不死你。”
“夫人……”郑潮生欲哭无泪,但他也不敢开口让自己夫人再去娘家求情,让岳父花钱再给他买这个官。
因为他知道,为了让顾长留将他从监牢里放出来,郑夫人已经费了不少钱财跟心思了。
现在,郑家也没有余钱,才供他去当官了。
而且,他们也不敢在让他当官了。
所以,在顾长留还没离开县衙之前,郑潮生却是先一步从县衙后院搬走了。
至于知府大人为什么会下令让郑潮生离开,这当然是因为顾长留使了些钱财了。
虽然知府曾经跟顾长留有些矛盾,但是钱能通神,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顾长留既然能给他钱,不就是将郑县丞撸下来嘛,多大点事,将他撸下来,再换个人,他还能再收一笔钱呢,一举两得的事。
更何况,他将撸走,也是有理有据的,郑县丞这三年,的确是什么都没干嘛,这可不是玩忽职守嘛,被贬官也是活该。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