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铁血抗日之1938免费阅读 > 509 第509章 苏日和解(第3页)

509 第509章 苏日和解(第3页)

李维季诺夫一面为转机的到来而高兴,心里却又在担心斯大林会不会放过日本人。战场上征明了红军还是好样的,转败为胜时,斯大林会轻易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平日他最恨的就是日本人这种偷偷摸摸的较量。

果然,斯大林听完外长的报告,并没有象他那么激动。但斯大林的脸上,却分明现出一丝嘲讽的笑容。战事不利就言和,形势有利就接着打,这是日本人一贯的把戏。这一点他清楚,斯大林同样清楚,但职业外交官的直觉告诉他,这次日本人是真想罢手了。可怎么才能让眼前这位决策人物相信呢?再说那毕竟只是直觉。

“日本人现在要谈判,是真有诚意呢,还是另有打算?”果然,斯大林脑中也在转着这个问题。

“从日本大使迫切的态度看,似乎对继续打下去信心不足。”

“不是没信心,而是有所顾忌。”斯大林看了李维季诺夫一眼,语气肯定地继续说道:“日本人并没有败。十九师团身后还有数个精锐师团,要打下去他们还有能力。但有一根粗大的绳索套在他们腿上。那就是中国。”

斯大林点燃烟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当初我们给中国提供武器装备,派遣志愿人员,现在看来是非常正确的。中国就象是一块巨大的筹码把握住她,我们在远东的后顾之忧就小得多。失去中国,那我们面临的形势就很危险了。”

国内形势的动荡,并没有使斯大林对国际形势失去判断。欧洲形势日紧,已把他的目光牢牢吸引过去。要准备对付德国,就必须保持远东的稳定。他确实忌讳两线用兵。这也是他二次大战中最成功的战略杰作。

“那么我们是否有必要加强对中国的援助。对日本人是不是再乘胜追击。”李维季诺夫谨慎地试探道。

斯大林微微一笑,说出了一句令李维季诺夫深感意外的话:“不。我们一定要适可而止。继续打下去也许会把日本人逼急了,反而引火烧身。至于对中国的援助嘛,眼下也无加强的必要。别忘了,中国的统治者是专制和寡头的混合体。以中国的人力,若是强大起来,对我们的威胁更甚于日本。再说武汉政府信义少,唯利试图,很容易倒向西方。就是被德国、日本利诱,也不是不可能。我们的援助,是要让他们继续与日本人打下去,仅此而已。”

李维季诺夫一点就通。他心里也明白,苏联积极备战,也急需装备和资源。

“外交部要重视这次谈判,尤其要掌握日本人的真实意图。只要可能,我们还是争取停战。西线现在更需要部队。”

随后苏联谈判代表得到了斯大林的指示:只要日本人停战,不必对日方太苛刻。苏联不想接过日本这个扎手的刺猬,也根本无心卷入这场战争。

短短的几天时间,日本特使重光葵已经感到了心力交瘁。每天他都得拖着一条沉重的假腿往返苏联外交部一趟。战败言和,地点自然由不得他选。过多地走动使他的大腿根部被假肢磨得红肿想来。

六年前在上海,重光葵的右腿被朝鲜义士的一颗炸弹炸上了天,身上也多处受伤。几天后当重光葵从昏迷中醒来,彻骨的痛楚曾竟让重光葵绝望地认为生命该完结了。但他毕竟还是比上海军司令官白川大将要幸运一些,最终从生命的边缘爬了回来。回国后还因此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这使重光葵感到悲哀。他觉得他更应该在谈判桌上获奖,而不是在失去一条腿后成为英雄。

自从接到外务省向苏联求和的指示之后,重光葵的心就没有平静过。对苏开战重光葵当初是竭力反对的,可他的意见东京听进去了多少呢?作为外交老手,重光葵心里很清楚眼下是谈判最糟糕的时机。日军败端已露,要和苏联人和谈,这谈何容易?军人惹下的麻烦自己没本事解决,却要他这种外交文官来收场,重光葵心里既悲哀,又充满了对陆军的憎恶。

但对谈判,重光葵还是十分尽心。不管怎样,日苏言和,重光葵作为大使,今后日子也好过些。一上谈判桌,重光葵的头脑又清晰起来,言谈措词恰当得体。从阴沉的风雨雷电中,重光葵敏锐地发现了远处的一缕微光。处境主动的苏联人似乎对停战同样不乏热情,是天赐还是神助?

重光葵不管这些。他就象一个夜行迷路的人,似乎看到黑暗的天边已现出一线黎明的光芒。他要抓住它,撕开天幕,托出太阳。重光葵觉得他正一步步走向成功。

斯大林给了重光葵这么个机会,在统帅部军事会议上,苏联国防委员会的元帅、将军们曾主张乘胜追击,让日本人喘不上气来,解除日后东线的威胁。但斯大林却大摇其头,反问道:“要真正解除来自东方的威胁,我们需投入多少红军呢?”

见众人无语,斯大林慢慢地说道:“一个人喘不上气时,就会豁出一切来拼命。那对我们来说很不利,甚至是危险的。现在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之后,捷克斯洛伐克也已经是德国的囊中之物。如果日本和德国他们联起手来,那我们就是处在了一条夹缝中,一条西强东弱的夹缝中。这种局面正是帝国主义作梦都在想着的!”

可惜斯大林不知道,希特勒拥有了华毕成送给他的超级炸弹之后,绝对不会和日本人结成军事同盟。

停顿了片刻之后,斯大林点燃了手中的烟斗继续说道:“东京的意图是要试探试探我们。而红军战士的英勇和武器装备的优势会给东京一个不小的震动的。我相信,远东地区的压力将一段时间内得到缓解。而我们的注意力,还是要放在欧洲方向上。大家应该记住,我们最大的威胁是来自西方,而不是东方。”

斯大林洞中观火,看清了亚洲地区的战略形势。他的这番话也决定了这段曾发生在苏、中、朝边境上战争历史的归宿。日本人虽折了七八千精兵,却从此仗中长了见识。裕仁天皇在御前会议上告诫他的将军们:苏联红军火力极强大,实力比想象的要优越得多。对苏作战,必须在装备大规模更新后实行。这无疑给“北进派”兜头一棒。

8月15日,在经过几天的讨价还价后,苏日停战协定在莫斯科正式签署。日军后撤,恢复战前原状。重光葵虽然憎恶粗鲁的陆军,但却帮着陆军摆脱了名誉扫地的厄运。

同一天,英国首相张伯伦得知消息后,大失所望,沮丧地把电文轻弹在了桌上:“看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上,必须向德国妥协了。”

日本军部得到了和谈的结果之后,上上下下群情激愤,他们并不领重光葵的情。日军的退让作为签字的条件,使一向骄横跋扈的陆军丢尽了脸面。

愤怒中,外务省大臣宇垣、重光葵等人被污言秽语所包围。裕仁天皇为息事宁人,安抚陆军,竞再次答应来年整军完毕后,再对苏联红军发起一场组织更为周密的试探性进攻,也许裕仁对于皇军的这次惨败并不服气。

对于张鼓峰事件草草落幕,受打击最大的人还是蒋委员长。希望来的快,去的也快,就象武汉夏日的暴雨。十几天的美梦转眼间化为泡影。这让蒋委员长心中有些酸溜溜的。

“俄国人也是外强中千。娘希匹!都是一样的软蛋!”蒋委员长恶狠狠地咒骂着。痛楚中,蒋委员长却看清了一点:洋人毕竟是洋人,洋人是不会帮助他打洋人的,中国的抗战最终还是要靠中国自己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