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毕竟死了人,还是要小心调查还好。
磁器库,原本是掌管瓷器,铜器,锡器储藏,前朝也有用作收各地名贵瓷器,漆器等物的作用。
现在设了工匠,不仅收瓷器,还要做瓷器。
等于说,全天下名贵瓷器漆器皆在于此。
这些东西的贵重不用多说。
两个投井的太监都能借此获利几千两,这还是低价卖出的,如果高价卖出,价格肯定更高。
为什么低价卖出的原因也简单,毕竟去黑市买卖,价格肯定不如市价。
所以大理寺调查,也不是为了为难谢沛,而是真心想查出个一二三四,好知道这两个人是不是枉死,里面还有没有命案。
内官监的想法更为简单,那就是这些人可是偷皇家的东西,那就是偷他们的东西,谁让他们也姓谢,也是皇亲国戚。
于是谢沛在这一行人当中尤为配合,甚至配合着配合着,开始插手此案。
按理说必然要避嫌,可谁让他总能找到关键证据。
谢沛说他找证据是为了证明自己清白,这也没错啊。
一切都在按他设想的方向走。
老臣子们甚至已经开始帮谢沛说话,说他怎么会跟磁器库有关,希望圣人明断。
好在这场闹剧在十月初终于落幕,十月初还有圣人生辰,因这几年都不是大寿,基本上没有大型操办。
可他生辰前后案件水落石出,很难不说一句,是不是故意的。
调出来出来的结果,比大家想的都要深,那两个学徒确实是自己投井,但却是有人威逼他们,因为买卖到黑市的御瓷买了十几万两银子,这个数额实在惊人,应当是四五年积攒下来的数额。
这一两年他们愈发贪婪,吃下的银钱无数,涉案也至少数百人,原以为死了两个学徒,就可以拿他们顶罪。
没想到姜贵妃跟楚婕妤一合计,用这事矛头直指谢沛。
谢沛又不是随便任人宰割的人,自然找出真凶,还自己一个清白。
而在他们调查期间,有几个工匠已经要携家眷逃离,全都是涉案的工匠。
其中有两家工匠被内官监一时不察,给放了出去,其他人都全捉拿归案。
原来是四五年前,就有人问能不能买卖御瓷,当时候胃口小,几个月卖出一件,一件卖个大几十两银子,已经很不错了。
可接下来越来越过分,已经到了谁都无法收场的地方。
所以才有现在的事。
苏菀看着名单,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外族来的工匠。
这些工匠多来自天祥国周边,一定是技艺非常精湛的匠人,有的是打赢胜仗,要过来的。
有的是崇拜天祥国,自己投奔的。
先皇一向如此,不管外来的,还是内里的,只要好好做事,就给田给钱。
可现在看来,竟然隐隐埋下祸根,若君主强力,那下面无论什么人都安分守己,若势弱些,情况则完全不同。
这种也正常,天祥国的工匠,除非实在没有亲朋的,敢如此大胆行事,稍微顾念家族,家里有些人,都不敢这样做。
毕竟动辄株连九族,很少有人会直接铤而走险。
而且能到宫里做御瓷,基本都有些家学,没必要挣这份钱。
此事也算了解,姜贵妃跟楚婕妤做的隐蔽,案件也并未对外公布,可六部尚书,六个大学士,却是心知肚明。
磁器库也被重新整肃,看看到底丢了多少东西,而这些东西还能不能追回来。
谢沛又带人去寻了黑市,可黑市早就在那两个学徒投井没几日,便四散而逃,也只搜查出零散的东西,一看就知道是宫里的物件。
可见,若在学徒投井时不要声张,更不要为了构陷谢沛大肆传扬,宫里的损失也没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