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相亲对象他回来了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去尊重和欣赏(第1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去尊重和欣赏(第1页)

这里依旧是讲一些我们见过的一些经典的作品分析。

可能很多人觉得我讲了很多的大宋提刑官了,但没办法,这的确是一部值得我们去分析的。

那么依旧是先讲明我的观点。我觉得这是一部好剧,百看不厌。演员,台词,剧本,服装,道具都很用心,片尾曲更是经典。我这里不说剧本身,就剧里宋慈这个人物说说我的看法。

我认为宋慈仅仅只能算是忠于自我的一个清官,但是绝非利于社稷的一个好官。在剧里,何冰演绎的是一个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一身正气的宋慈,虽然过于教条化但是大家都认可这是个好官。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看看宋慈的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依法办事,明断是非,为民请命不会官官相护。整部剧里都是这样的,为了依法而行,告倒同僚,扳倒同窗,将老丈人弄进死牢,看似大义灭亲,一身正气。但是我们看几个桥段,一个是毛竹坞命案,最后结果是何老二不仅无过还杀贼有功,这真的是依律而行吗?不说杀人的事情何老二误杀后不报官抛尸荒野,瞎奶奶当堂为袒护何老二做了伪证。最后都没事,不是宋慈“法外开恩”?白贤老大人一案,最后宋慈烧掉误判卷宗,算不算徇私呢?所以宋慈不是不会徇私,只是他的“私”不是常规我们认为的亲朋好友,上司同僚。而是他认可的人,那些清官良民。所以他还是靠着他自己对人的判断来做事,并非纯粹依法办事。试问,谁又能说在治理上那吴淼水会比白贤差吗?那所谓造福百姓靠的只是为官清廉和断案如神吗?宋慈想保护的人和大员要保护的人还有皇上要保护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宋慈忠的不是法,而是自己的价值观。另外顺带说一句,哪些所谓的“王法”也是宋慈看不上的那些朝廷大员撰写修编而成。

第二个特点:不愿攀附权贵,走裙带关系,剧里宋慈拿着一手好牌,自己专业出众,父亲是知名官员,岳父是朝中一品,当朝公主是妻子好友,多数官员也愿意相交于他,但是他拒绝且厌恶,也多次评价老丈人“官瘾太重”不愿结交,看似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态势,但是这里又要说几个细节,在梅县如果没有他老丈人背后帮忙,宋慈早已成为他乡冤魂,嘉州库银一案,不是老丈人推荐也没有他查案的份,史文俊案没有玉贞去求公主,宋慈私入禁地擅查要案也是重罪。最后自己受冤,没有玉贞再求公主,早就魂断天牢,这一件件一桩桩,宋慈都在享受着“人情世故”的好处。但是他恨的是攀附权贵吗?不是,他恨的他怕的,是因为攀附权贵而破坏他的准则,有污他的贤名!岳父六十大寿本来已经答应赴宴,因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史文俊说了几句闲话,就气的立马要打道回提刑衙门,而完全不在意老丈人和自己夫人的感受。这算是贤人吗?刁光斗说的好,人血肉凡胎,总有七情六欲,只是宋慈不好财不贪杯不好色不贪权,但是他贪名阿!这难道不是一种欲望。清高孤傲,就应学李白挂靴而去。

第三个特点:为社稷苍生请命,造福百姓为己任。这个不光他,英姑都替他说了好多次了。但是实际上来看真的吗?什么是好官?联想我们现在,如果你们市市长一贫如洗天天吃青菜,市民就一定幸福吗?安居乐业?就我自己来说,为民的不管你贪腐怎样,如果能让我们生活水平上去了吃的比以前好了穿的比以前暖了能有钱出去当大爷了,社会福利医疗教育跟上了,你就是好官阿。宋慈的好官太狭隘计较于个人,而没有看苍生。如果他看苍生,他就不应该顾及自身名声得失,老岳父提携有何不可?自己身居高位,方能制定官德以自身为百官楷模上行下效,如果他看苍生,他就会明白皇上为何烧那一把火,为逞一时之快,为自己在心中的公义问责满朝文武,全罢官了,这天下这朝堂政权谁来管?边关要塞谁来守?如果他看苍生,他就不应该执着于那些案件,而是应该编撰文书案卷以培养出一个个更多的宋慈,如果他看苍生,他就会明白吏部尚书,天官阿!大宋的人才都是由这边而出,要动自己动岳父,要衡量下继任者是否有可能和自己岳父一样贤明有才干阿。

说的有些过了,但是有的时候真的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最后再说两个小细节,第一,宋慈让吴淼水刁光斗丢官都是因为他们审错命案,不留情面。但是自己审错命案却被皇帝特赦。正是说明皇帝知道他的才能两害而取其轻者,这正是他岳父看望他说的话。也说明大宋的王法就是皇法,这是刁光斗对他说的话。第二,我认为本剧中称的上是好官的是那位御史冯大人,他虽然年迈中庸混世,也贪污,但是三次请命皇上轻判可圈可点,请命轻判薛大人,双眼含泪是真情不舍这几十年同僚和朝廷栋梁,惋惜之情不以言表。史文俊多次羞辱,他不计前嫌,多次请命保全他性命。宋慈误判命案,吴淼水煽风点火,也是这位老大人不计较宋慈对他冷言冷语,力保他。我只能说宋慈的视野高度也只能是个四品官,当了二品也要出事。

《大宋提刑官》是一部故事情节离奇却又合理、演员演技到位、声乐恰当、思想深刻的优秀电视剧。尤其是最后一个故事,大大提升了本剧的格局。

剧中宋慈信奉人命大如天,法大如天。无论是岳父大人、冯大人的明示暗示,还是吴淼水、刁光斗的警告威胁,他都不为所动,坚持查明真相。吴淼水讽刺他说,

“凭你宋慈一人,就想澄清玉宇?”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一个小孩把浅坑的鱼一条一条扔回大海,这样的浅坑在沙滩上到处都是,路人嘲笑他说,“你这样做,有谁在乎呢?”小孩头也不抬,抓住一条鱼扔向大海:“这条在乎”,又转身抓住一条扔出去:“这条也在乎”。

宋慈和故事中的小孩一样,本着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的态度,凭借高超的验尸技巧和过人的推理水平,一次又一次推翻冤假错案,洗清冤情。但不幸的是,宋慈生活在大厦将倾的南宋末期,在故事的最后,宋慈发现,这个国家的所有高官大臣,甚至皇亲国戚,都有着不可告人的另一面。因受人以柄,在面对已是平民百姓的刁光斗时,唯唯诺诺,丑态百出。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固然愚不可及,总还是有希望的。在海边拼命救鱼的小孩,正要将鱼扔向大海时,发现大海已经干涸了,这鱼,该扔向何处呢?

庸官吴淼水被贬后一次又一次回到官场,宋慈没有绝望,大不了见一次贬一次,总有一次他会起不来。但当宋皇一把火烧掉了装着百官罪证的八大箱子时,宋慈无比沮丧地离开了他的提刑司。在父亲的坟前,宋慈说,

孩儿已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从此再也不会去做官了。时至今日,慈儿才明白,若要世道清明,除恶扬善,单凭我等仗义执法,查凶审案,是无济于事的。孩儿已疲惫不已,不堪重负了。

弃医从文,大概也有这种心路历程吧。

剧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对法不责众的刻画(宋皇赦免百官,百官打死刁光斗。个人站宋慈,即使所有人错了,那也是错的,不可能就把错的变成了对的);比如对刑侦手段公布的两面性的探讨,宋慈为了帮助其他刑侦人员,著《洗冤集录》,刁光斗却利用书中的知识陷害了宋慈;宋慈寻找证据是为了澄清事实,破案洗冤,而刁光斗却利用这些证据来威胁百官……如此种种,自然而完整,令人惊叹。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对我来说是“青年阴影”。

案件不可怕,可怕的是吴淼水,当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宋大人和电视机外面的我的视线里时,我内心是崩溃的,以至于刁光斗再登场时我心里都麻木了。

这部剧真的是拍的太好了,主角并不是完美的,宋大人在人情世故上不是太懂,还被很多人喷迂腐无知什么的,配角每个也演的特别好,看的时候不会觉得是喜剧演员或者因为其他角色出戏,最喜欢的配角是杨月儿那个案件里的一个商人,他贡献了好多笑点。

当然最喜欢的是宋大人赵捕头和英姑的互动,我觉得这部戏感情线拍的也很细腻,英姑从一个看到宋大人和夫人亲密会害羞会偷笑的小姑娘,逐渐变成日常助攻但是心里已经喜欢上宋大人的女子,只能说一开始就晚了,但是人家事业也没落下啊,英姑是剧情发展的一大推动者,这部戏离不开她的。夫人也是极好的,这年头能看到温婉贤淑但是关键时候不掉链子的女性角色不多,可惜宋大人老因为岳父对夫人不够好,我喜欢英姑也喜欢夫人,但是弹幕一直喷太烦人了。这个剧要说缺点,就是案件不够重口(???),大部分是男女情爱搞出来的那点事,这年头没个人格分裂,精神疾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讲的是刑侦(狗头滑稽)。

剧是好剧,一定要关弹幕看舒服,我见过太多人为袁捷、为刁光斗、吴淼水之流争辩,说时代那般,宋大人不该对岳父对妻子过于决绝云云,我觉得这些人别说和宋大人英姑比了,就是和第一集就死得不明不白的孟贤弟和本来要死居然没死的紫玉姑娘以及一整部剧破案都没啥长进但是武功了得的赵捕头比,也是不配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