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春的话是“义理”。
贾母之前不料她小小年纪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但她既然说了,还真不好不应。
黛玉这番话,则是“友爱”。
从情理上来说,一样不好不应!
难道她能把宁府的真情告诉这么两个小姑娘么?
&
贾母不知道,抓准了时机说这番话的黛玉,其实已经知道了真情。而她之所以会那么说,说到底不过是“不甘心”三字而已。
黛玉觉得,迎春的态度有那样的改变,追根究底也不过就是因为这三个字。
不甘心。
不甘心被重重限制,不甘心困在后宅,为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为后宅的话语权勾心斗角。所以想要知道更多。哪怕不知道前路如何。
尽管到了宁府,肯定还是会被死死的隐瞒,到时候能看到多少,全凭自己的眼光。
再来,留在这净居寺,也给她一种不大好的感觉。
不管怎么想,那张滦能一张帖子叫走那慧远大师,肯定不会是普通的张家人。而张家现在倒向太孙的可能性比较高。加上东安郡王妃到这寺里来的借口也是慧远……那么,那慧远大师的立场就很是令人怀疑了。
黛玉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在这些可能有些奇怪的僧人面前露面的好。
最后一点是……
那通灵宝玉带来的能力,她并不能掌控自如。比如说药力之类,不是她不想吸取就能不吸取的。且那“冤”字也全然不知何解,黛玉觉得,宁府的事情或者是个机会,让她能弄个明白。
然后,弄明白了,或者就能好控制些?
就和那些韵律、游戏,若连解都不能解,谈什么挥洒自如?
当然,要不是俩俩的警告和迎春的改变接踵而至,黛玉本来不至于有这样的紧迫感。
只要能帮到父亲、让自己少生病就很好了,黛玉到底接受的是文人与大家闺秀的教育,对这能力本没有什么更高的期待。
总之,主观和客观的因素综合下,黛玉在短短的时间里做出了和惜春一起先离开的决定,且和惜春一样,在恰当的时机,用了贾母不好拒绝的理由。
不过,在看到贾母那诧异的神情之后,黛玉还是在心中暗暗抱歉。
这辈子自从到了贾府。她始终都尽可能的让贾母高兴,这还是她第一次违拗贾母的意思。可是……
“外祖母放心。”黛玉很是认真的加了一句,“外孙女的年纪虽也不大,但照顾妹妹的事儿,还是能做得的。”
“林大姐姐……”惜春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贾母深深的看了黛玉一眼。
黛玉年幼。但极有主见。
那么……
——秦氏的身世和她的才干、在贾府的待遇。已经让她产生怀疑了吗?也是当初贾敬那小子做事太不紧密的缘故!他怎么就敢相信向治泷?
如今,黛玉这是因为疑惑好奇,就想要看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