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奶奶拉着于二婶的手说话,让几个小姑娘自己去一边玩。
这里的小姑娘,除了阿蛮和崔沁儿的大丫鬟兰芝,就是于大妞最大。
阿蛮这几天待在崔家,跟兰芝熟悉,自然的跟着她一起添茶倒水的伺候主子们。
于大妞知道主仆有别,却也明白这两个丫鬟跟她无关,自觉的做一个大姐姐,一边跟乔暖她们说话,一边把乔暖崔沁儿也当自己妹妹照看着。
崔沁儿是真的性子好。
不管当初初次跟乔暖认识,还是现在对到于大妞,都是落落大方的,没有半点儿娇小姐的架子。
今天是她头一回来村里,也没有嫌东嫌西的。
在乔暖看来,这就很难得。
不说现在是古代,等级制度严明,就是在现代,有些孩子到了乡下都是嫌东嫌西的。
三个姑娘在一块儿聊天,中间偶尔还夹杂着小二妞的童言稚语,倒是欢笑连连。
于二婶感慨的对乔奶奶说:“我家这两个丫头,跟着我们这对父母是没享过一天的福,大妞像今日这般开心,还是头一遭。”
乔奶奶也感慨:“我家暖暖看起来是个好相处的姑娘,可不知道为什么,跟村里的小孩子就是处不到一块儿,天天都是跟着我们这些大人跑,如今看来,她不是跟小孩子处不来,可能是没遇到合适的人,你看,她们几个在一起,不就处的挺好?”
“暖暖是个贴心的姑娘,就像您说的,可能之前没遇上合适的小伙伴,她能带着大妞二妞玩,我很感激。”
乔暖的耳朵多尖啊?奶奶跟于二婶的对话她都听见了。
说起这个,乔暖就头疼。
自己虽然常在村里走动,找机会做一些小事,赚点积分啥的,村里大部分的长辈,她都很熟。
可跟这些与她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实在是不熟。
一是因为她身边有舅舅,有花珏,还有弟弟们,她不缺玩伴,还有一个就是她不知道怎么跟这些小朋友们交流。
而且,她知道自己是不同的,她装小孩也就是在自家装装,卖卖萌什么的,家里人顶多觉得她早慧一些。
跟村里那些真小孩一起玩,就怕太显眼了。
好在乔家如今小有家产,跟村里人有了明显的区别,村里许多人还端着乔家的饭碗,即便她在村里没有跟谁家的小姑娘亲近,人家也没有太多说嘴。
乔暖还跟着舅舅一起读书习字呢,没时间跟村里小孩上山下河的玩不是很正常吗?
何况乔家还有自家的山,上山也不用非得跟村里人挤着去啊。
也不是没有说酸话、冒酸气的,不过到底是少数,也不敢说到乔家人跟前来。
跟到手的银钱比起来,那点子酸气没有发挥的渠道。
乔家人大方,弄来的别处的那些种子,都是自己先试种,种成功了,就会分享一部分出来卖给有意向的人家学着种。
不管是家里餐桌上多出来的菜色,还是挑去集市上卖,总归都是乡亲们得了便宜。
知道好歹的人还是占多数,聪明的,眼瞅着乔家立起来,能挣钱、有个小舅子能读书、有个未来女婿是官家子,跟着还能喝口汤,有那个别犯蠢的,压根就没人愿意搭理。
早先,还有人不服气,不管是本村的,还是外村的,来了好几次人,偷鸡摸狗的,想偷技术的,想对鱼塘下手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