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从童生成为秀才,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个漫长的过程。
有人十七八考上童生,许多年才能过了后面的府试院试,最终成为秀才,迈出科举的第一步。
而李如风和花珏都不打算等三年后的考试。
花珏那边不用说了,李如风这里,周先生作保,报名了府试。
府试很顺利,李如风再一次拿下了案首;同时,京城也传来消息,花珏的成绩与他不相上下,同样也是案首。
院试定在七月底,最是炎热的时候。
乔暖记得种花家的历史书上,基本都是春闱秋闱,这个七月底算是什么闱?不上不下的。
她一直以为科举考试,就是秀才考一场,举人考一场,进士考一场,然后就是殿试排名,就完事了,三元及第嘛,谁知道光是考个秀才就得考三场,这还分大三元小三元。
搞不懂搞不懂。
还好不用她去考试。
原本周先生的意思是,不管李如风考没考过府试,都让他入学院,等三年后再考院试选秀才,没想到他又拿了案首。
而且李如风自己坚持要参加院试,周先生想想便同意了。
只不过这个学院的选择,得好好考虑。
丰水县隶属庐阳府,院试就在府城进行。
整个庐阳府有大大小小七八座书院。
而位于府城的,就有两座名气还不错的书院,一个是青松书院,一个是苍竹书院。
要说李如风的童生试没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府试再得案首就直接受到了各大书院的关注。
纷纷给李如风送来了入学邀请函。
不过李如风一个都没选,周先生也支持他的决定。
反正他不打算等三年后再去考,那么现在离院试也就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
这三个月,与其去学院重新熟悉环境,熟悉老师,熟悉他们的教学方式,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巩固好现有的,等考完出了成绩,再去。
到时候李如风若是成了秀才,他照样毫无压力的进学院,要是名次好,还能挑学院。
乔暖觉得,这就跟后世填志愿一样,还挺有意思。
参加院试的学子要有廪生作保,才能参加考试。
书院的先生都是有功名在身的,所以每年参考的学子里,学院的学生占了大多数。
李如风可以不去学院,有周先生作保足矣。
连续两次案首,李如风如今走出去都成了县里的名人了。
桃树村的人看乔家看李如风就更加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