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也不回教室了,要跟他回家弄些好吃的。
“你这人——”见他又找借口,夏臻无奈地摇摇头,带着他回家做饭。
因为今天只有两个人,他只做了三菜一汤。
饭菜上桌后,两人边吃边聊,比平时悠闲多了。
“以后于永攀成了社长,我和你只能是副社长。马万喜依然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其它还好,就是觉得对不起谢雅云。“要不,干脆把这个社团让出去,我们另外再搞一个差不多性质的——”
“你是不是傻啊!”夏臻被他的脑回路搞不会了。“社团职务而已,有什么好计较的,又不是机关里的职务——”
可能是经历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吧!
马万喜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所以非常看重脸面。
而夏臻虽然也要面子,却更看重实际利益。
如果一个社团职务,能换来于永攀的友谊,那绝对大赚特赚了。
“我看他对你似乎有意见。”见他还在为对方说话,马万喜忍不住提醒道。
当然夏臻这是在为自已挡枪。
如果自已当时拒绝了他,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没事。”夏臻并不担心。“他只是心里不高兴,等相处久了,就会改变看法。”
倒没有十成把握能跟他成为朋友。
唯一可以放心的是,这人看起来是直性子,这种人只要有机会接触,早晚能影响他。
……
同一时间,品味楼酒店内。
谢琦和于永攀面对面坐在一起吃饭,旁边还有一名漂亮的少妇,此时正坐在谢琦旁边,时不时地插几句话。
她是于永攀的姐姐于永芳,和谢琦是中学同学。
“今天的事辛苦你了。”叙旧结束,开始进入正题,于永芳郑重地向老同学道谢。
别看弟弟是旦大学生,实际上没什么情商,稍不小心,就会得罪人。
他们或许不怕招惹人,问题是家里对他期望很高,希望能接父亲的班,而不是当个普通的纨绔子弟。
所以遇到这样的好事,才会努力给他脸上贴金。
就是希望他能早日成长,别再把自已当成学生,湖里湖涂过日子。
“我又没做什么?”谢琦是聪明人,自然不会轻易承认自已帮了他们。“也是小攀运气好,正好遇到这样的事情。”
恢复高考后,新时代的大学生,到底应该以何种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以前一直没有结论。
大部分人认为最合适的标签是努力、刻苦、钻研。
问题是以前的大学生,也是这样的啊!
直到看到那篇通讯,她才明白了。
原来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口号,也不仅仅只有干部需要践行,大学生同样可以干出成绩。
想到老同学提过一嘴,说弟弟读了两年多大学,却一直没有进步。
于是建议他加入志愿者社团,不但可以锻炼自已,还能在大三这一年,好好扬名。
这样毕业后,起步就会比别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