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臻见情况不对,连忙找了几张空椅子,拿到门口让人坐下来,同时泡了茶端过来,让他们先喝一热杯暖暖身子。
又让人剖开一个大西瓜,全部切成方糖大小的小块,装在小盘子里,每户家庭各送了一份。
同时放了一些牙签。
一般说来,大人比较有耐心,着急的是孩子。
如果有这个让他们先吃着玩,这样等待也不会太心焦。
这时候的顾客,不管是去饭店还是供销社,都没有人惯着,所以还没有自已是上帝的想法。
见这家店服务这么热情周到,都非常感动。
所以一旦有了空位子,就不知不觉多点了些食物,似乎不这样做,有点对不起人家的好客。
等到晚饭结束,营业额居然比中午多了一倍。
“这样的生意——”于永攀今天一直在店里没有离开,偶然还帮点小忙,此时感慨地嚷道:“一个月都能赚好几千啊!”
别看几千不多,以现在四十块作为工资基数,换算成前世的标准,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工人的十年收入。
如果普通工人的工资是两千,那就是二十万。
一家小吃店,有这样的赚头,绝对非常吓人了。
“今天刚开业,才会这样,过段日子,肯定会澹下来。”夏臻知道他过于乐观了,笑着解释道。“以后平均每个月能有一两千收入,就非常不错了。”
就算一千,延敬飞和张跃进也能每个月分到一百。
这相当于工人三个月工资,对他们来说,绝对是笔巨款了。
当然这是夏臻想低调。
他非常清楚,这样一家店,年收入几万,非常轻松。
原因很简单,这时候没什么同行竞争,利润又高得可怕,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暴利。
等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私营经济明朗化,大量的人进入这些行业,开始大鱼吃小鱼,利润才会一点点被蚕食,进入薄利时代。
包括其它所有行业。
特别是家电业,那时候的价格战,打得非常残酷,大量的品牌趁机崛起,更多的一败涂地,很快没有了消息。
到了第二天,消息传开,来吃的人更多了。
当然主要是不用上班的退休老人,和最近当个体户,赚了一些钱的年轻人。
其它人只能在早中晚空余时间,匆匆过来吃一些。
夏臻几人今天已经回去上课,店里的事只能交给肖阳去处理。
好在经过昨天一天的引导,他们开始适了这样的工作。
到了晚上,学校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他们开店的事,嚷着要夏臻请客。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一旦请人白吃后,以后他们就会把这个当成福利,再也不愿意付钱正常消费。
所以宁愿得罪人,也得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反正这些人不是好朋友。
真正的朋友,不会做这种让他为难的事。
见夏臻油盐不进的样子,他们就算心里不舒服,也不敢再说什么。
黄和平在一边看着这一幕,暗中咬牙切齿。
他们会这样做,肯定有他唆使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