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雄低着头往外走,正准备开门,呼啦一声,中控室门从外边拉开,孙天明急急火火的推门进来,他今天有事儿,请假回临朐老家,走到一半,接到左启运电话,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多说,连忙将老婆孩子卸在路边,火急火燎往公司赶过来。
中控室内的气氛很凝重,没人搭理他,他只能悄悄凑到谢志刚身边,小声询问。
简单了解了情况之后,孙天明凑到申从军跟前,小声说道:“申总,我去现场看看什么情况!”
申从军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孙天明看了谢志刚一眼,两个人悄悄出去,来到现场,嘀嘀咕咕半天。
谢志刚龇牙咧嘴,各种不满,第一个不满,就是公司没有赋予他足够的权利,以至于现在各车间主任根本不把他放眼里,这样怎么管?言外之意就是,这件事,安全部有责任,但是安全部也一肚子委屈。
第二个不满,就是事故调查,居然把他排除在外!自己可是安全部部长啊!
李牧把丁书生喊了过来,看着丁书生问这个问那个,威风八面的样子,谢志刚心里酸溜溜的,非常不痛快。
李牧态度很明确,事故调查,跟警察办案没有太大区别,所有跟本案可能有关联的人,必须回避。
丁书生查的,是文件性和体系类的东西,其中就涉及到所有职能部门,安全部、生产部和技术部都是大头,在场的三位大员,都有可能被问责。
事实证明,这三个部门,没有一个能逃脱责任,该有的规程、培训、报告等记录,全部缺失,典型的小作坊风格,一切指令靠口口相传,闭着眼睛就蛮干。
李牧调查导致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基本可以确定是粉尘爆炸,万幸的是因为是密闭系统,没有引起二次尘暴,现在唯一不太确定的是,明火是怎么出现的!
李牧找来一块儿前期从干燥器里扒拉出来的结块物料,用氧炔焰使劲烤了烤,黑乎乎一团,但是并没有被点燃!
他现在初步怀疑,干燥器内可能有甲醇气体,正好达到爆炸下限,火花有可能是进料绞龙摩壁产生的!
正常情况下,干燥系统里会有少量的甲醇气体,这是物料中残存的,但是数量极少,在鼓风机和引风机作用下,很快就会排出系统。
但是如果皮带抽滤系统运行不稳定,洗涤效果不好,甚至没有洗涤,干燥系统内的甲醇气体存在严重超标的可能。
事发前半个小时,皮带抽滤系统再次因为皮带跑偏而停车,处理完毕,准备开车,就是在开启绞龙的瞬间,系统闪爆!
李牧询问现场操作工,操作工说,每次停车,都会有一部分滤液进入干燥系统,刚开始大家还很担心,会想办法把干燥口堵起来,有时候堵不及时,会有少量滤液漏进去,但是重新开起来也没什么异常,时间久了就没人在意。
要知道,滤液中甲醇含量高达3左右,进入余温犹在的干燥器,甲醇大量挥发,按照操作工的说法,这种情况之前也存在,为什么这一次爆了呢?
调查发现,这一次停车,跟以往有以下几点不同:第一,鼓风机和引风机接着停下来,导致甲醇气体集聚;第二,干燥器蒸汽调节阀内漏,持续加热;第三,从监控里看,这一次设备运行异常发现的比较晚,导致进入干燥风机的滤液比较多;第四,绞龙变形,摩壁严重,开启瞬间,产生摩擦火花。
说白了,隐患一直存在,只是这一次正好赶在了一块儿,所有条件都具备了,当然不会跟你客气!
事实俱在,无需多言。
李牧跟赵阳和申从军开车返回潍坊,车上,李牧将事故原委大致跟两人讲了讲,两人心情沉重,什么也没有多说。
申从军给梁天成打了个电话,得知伤者现在还在手术中,情况不明,大家的心头就像压了一块石头,有些喘不过气来。
三人来到蒋明启办公室,李牧简单讲了讲事故原委。
蒋明启的脸色看上去非常疲惫。
打脸就是来的这么快,但是此时的蒋明启,已经没心思考虑丢不丢面子,实际上,得知爆炸的就是李牧刚刚说过的存在未知风险的华凯节能的设备,蒋明启瞬间就感觉被狠狠扇了一巴掌!
会议暂停,大家各忙各的,蒋明启回到办公室,整个人被疲惫、焦虑、难堪、无助等众多情绪笼罩,他终于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前锋,无人可用啊!
但是这种局面是谁造成的呢,应该跟自己的固执和多疑不无关系吧!要知道,自己本来有很大机会将李牧收入麾下的!
蒋明启已经渐渐意识到,李牧这个人并不好斗,他只是重感情,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隔阂,正是江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