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残明是什么意思 > 第一五三章 称帝(第2页)

第一五三章 称帝(第2页)

害怕清军没有走远,在地窖了熬了一天后,胡员外才小心翼翼地打开暗门,派一个老成的家人出去查看。等到众人都出了地窖,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横路村,已是一片断垣残壁。到处都是尸体和血污。

……

宁波,朱以海临时行在。

这里原来是宁波府的府衙,大堂被改为议事大殿,大殿门口,有一百多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卫,把本来还算宽敞的院子塞得满满的,院子外面还有一队队的士兵守在周围,彼此互不来往,冷漠而又警惕。

这是鲁王朱以海治下特有的景象。由于张名振一向心狠手辣,总是搞鸿门宴刺杀政治对手,所以每次朝会的时候各个军阀都要带上足够的卫队来上朝,比和鞑子打仗的时候还小心。这个样子当然不成体统。但是大家性命要紧,慢慢的形成惯例后,时间长了也就见怪不怪。

院子里蝉鸣不已。大殿里也沸沸扬扬,近百名文武官员群情激奋。正吵得不可开交……东阁大学士张肯堂在朝会上突然提出,请鲁王朱以海登基称帝。赞成派和反对派针锋相对,差一点就动手打起来。

鲁王朱以海称监国,就是临时政府首脑,再差一步就是正式登基称帝,可是这一步他用了五年时间还是没能迈出去,五年来,他的政权始终是一个流亡政府的草台班子,要地盘没地盘,要军队没军队,六部九卿的架子都搭不起来,贸然称帝只会惹人耻笑。

现在一切都不同了,趁着隆武朝廷发起东征,朱以海旗下军队的也趁机反攻,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捏,已经攻占了浙江和福建东部的好几座州府,麾下有将近两万名披甲战兵,对外号称十万甲兵,浙江、福建和南直隶的缙绅豪强纷纷响应,数百名江南士子一起来投,鲁王朱以海的声势从没有这么兴旺,已经有了称帝的条件。

那还等什么?!大家提着脑袋跟着鲁王抗清,不就是为了有一天立下从龙定策之功,博个世代公侯富贵么?在鲁王混的最惨的时候,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一没有投降满清,二没有投奔隆武朝廷,现在形势好转了,当然要把大义名分定下来,给大家一个奔头。

大多数的文官武将都支持鲁王称帝,张名振等少数派则提出反对意见,担心此举会破坏抗清联盟,甚至有和隆武朝廷开战的危险。

赞成派的首领张肯堂立刻指出,张名振的想法过于懦弱和短视,正是由于隆武朝廷咄咄逼人,鲁王朱以海才必须称帝,拉平双方的政治地位,在双方的谈判和交涉中抢占有利位置,要知道,楚军已经打赢了宁镇会战,眼看就要收复南京和整个江南,如果鲁王政权步步退让,最后就只能选择屈服,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基业拱手相赠。

“我们退一步,朱聿键就会向前逼近一步,我们进一步,朱聿键就只好退一步,一步都不能轻易退让,这其中的厉害还请定西侯三思(张名振封爵定西侯)。”张肯堂诚恳说道:“楚军虽然大胜,江南战事却尚未平定,南直隶、浙江、福建三省大部分州府仍被清军占据,监国在此时称帝,朱聿键定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我军开战,若是等到江南各省平定之后,朱聿键以二十万精甲陈兵浙东,再发来一纸诏书命监国退位归藩,我等再无力反抗,只能任由朝廷正朔落于唐藩,成为千古罪人!”

武将汝应元大声应道:“阁老说的一点也不错!朝廷正朔乃国之根本,朱聿键明为太祖子孙,实为窃国之贼,若是被他得了天下,国家礼崩乐坏,法度无存,大明三百年的传承就毁于一旦!”

汝应元是张肯堂的门生,也是鲁王朱以海旗下的一路军阀,虽然实力比张名振差了一大截,但手里也有几千兵马,说出话来很有些分量,得到了赞同派的齐声符合。

“诸位,话不是怎么说的……”张名振的脸色越发难看。

汝应元分明是在强词夺理,要论各个朱家藩王的血统,鲁王朱以海和唐王朱聿键基本上是半斤八两,都是太祖朱元璋的旁系子孙,朱聿键称帝是窃国贼,朱以海称帝难道就是天命所归?但是当着朱以海和满朝文武,却不能把大家的脸都打了,张名振有理说不出,心中怒火上撞,用冷森森的眼神盯着汝应元,目光中杀气十足。

张名振是南京锦衣卫出身,做了一辈子的武将,碰到难以解决的政治对手,最喜欢用刺杀手段除掉对方,但是随着地位的不断升高,他已经意识到光靠阴谋刺杀是无法解决政治问题的,最近一年来已经收敛了很多,可是这些欺软怕硬的家伙却蹬着鼻子上脸,在朝廷中处处和他作对,今天又在朝会上发起突然袭击,搞得张名振杀心大起。

赞成朱以海称帝的文官武将事先已经做过串联,见到张名振要发作的样子,一个个都毫无畏惧,各自上前慷慨陈词,然后一起跪下向朱以海请命,只要朱以海点头,这件事就算成了一半……当然了,朱以海称帝这么大的事,绕过张名振这个最大的军阀是不可能的,今天只是第一次摆明车马的交锋罢了,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张肯堂走一步看三步,已经想好了说服张名振的办法。

朱以海为难地看着张名振。

张名振不善言辞,从来吵不过这些文官,此刻心中恼怒,更加笨嘴拙舌,说不出什么有力的反对意见。

这个时候,张煌言上前两步,向朱以海行礼说道:“称帝之事关系重大,应当从长计议,眼下却有一件要紧事需要监国定夺,唐藩朱聿鐭与楚军首脑汪克凡发来信函,请监国前往南京孝陵拜祭太祖高皇帝,不知监国去还是不去?”

……

张煌言是张名振的部将,也是一位儒将,在历史上和李定国、郑成功齐名,都是著名的抗清民族英雄。

“在南明为数众多的人物中,张煌言的地位并不显赫,然而在长达二十年的抗清斗争中,他历尽了艰难险阻,处处以大局为重,几乎是一位无可挑剔的完人”——顾诚。(未完待续……)r107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