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躲在树后的少妇早已是一身冷汗。她双腿吓得发软,只倚在树边久久不能动弹。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教她看到了那折手令,听到了这番话。
她缓缓舒了口气,心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们恐隔墙有耳,却不知树下亦有耳!
少妇振了振精神,再不敢有所耽搁,直回了一处偏僻农舍。
进得院中,只见商人、秀才、中年妇人、并着二位船夫头子,皆齐齐聚坐在一处。
他们又是抖腿,又是擦汗,更有甚者,只不停地来回踱步。一院的焦急气氛,众人皆等得很是不耐烦。
见着少妇身影,二位船夫忙迎上来,直直便问:
“怎样?敢是官府的人?”
少妇蹙了蹙眉,也不答话,只向商人行去,道:
“哥,八九不离十!”
此话既出,座中之人无不慌神万分。唯有商人,静坐不动。
他思索一阵,只道:
“那几人来得突然,此前也未曾闻着风声,我总觉有些蹊跷。依你看,便无甚破绽么?”
还不待少妇应答,只听秀才急道:
“蹊跷?哥,久走夜路要撞鬼!官府做事,总比咱们谨慎!今日若非那小子跌了一下,只怕日后,咱们连如何死的亦不知晓!”
二位船夫亦附和起来:
“我们早就说过见好就收,见好就收!谁知你们偏不知足,这下好了,惹来恁大祸事!”
中年妇人双手只作合十状,道:
“阿弥陀佛,还好今日让你见了那官衙文书!这是老天保佑,要咱们尽早准备。可知这些年的香与烛,是没白烧的!”
商人转头看向中年妇人,一时沉吟不语。
默了半晌,他又向少妇道:
“你将所见细细说来。”
少妇自然依他所言,将适才偷听到的,一字不落地复述。
听她言语,众人更加坐立不安,皆催着商人想法子。
秀才只道:
“哥,你不是也说么,那手令之上,有开封府的印鉴,必是真的。眼下逃命之际,你怎的却没了主意?”
二位船夫霎时一惊,再等不得,只向商人质问道:
“逃命?怎的还性命攸关了!不是说就算东窗事发,也不过一介欺诈小罪么?关上几年也就放出来了。怎么,敢是你骗老子的!”
见商人依旧不语,二人只觉气不打一处来,抡起铁拳便要捶!
少妇忙张开双臂,挡在商人身前,高声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