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颜永年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烙饼,林宗棠干脆点亮了自己这边的床头灯,将枕头竖起来靠在墙上,从床上坐了起来。
“林老,我这是吵醒您了。”颜永年如今刚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看到自己把六十多岁的林宗棠给吵醒了,不由有些窘迫。
“得了,我就没睡着过。”林宗棠苦笑:“看你这个样子,哪有清华机械系副主任的样子!”
“我这不是心里没底么!”颜永年叹气:“三万五千吨级的水压机啊!盛京重型机械厂虽然是鼎有名了,可听说这些年的效益却不太好。咱们搞三万五千吨水压机,研发和建设投入少说五个亿。现在不如过去了,讲革命、讲奉献,没钱咬牙也能硬上。现在是没钱万事皆休,盛重肯给咱们投五亿搞项目么?有五个亿,怎么想好像也轮不到水压机不是。”
“这倒是,这钱国家确实拿不出来。”林宗棠点头,跟着叹气:“不过永年你也别抱怨了,我们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里,这些年停掉的项目,哪个不是关系大到天上去的?可没有钱,不停又有什么办法。至于说这次盛重要上的三万五千吨水压机的投资,我就跟你透个底好了,你把这个话烂到肚子里!不光是这次少说五个亿的研发费用有着落,实际上咱们真正的目标,是在未来七八年时间里,完成七万五千吨到八万吨水压机的建造!”
“八万吨!”颜永年瞪着眼睛,差点没从床上蹦起来:“林老,钱呢?钱呢!八万吨,你们也真敢说!美国人都没有八万吨的,咱们国家的工业规模,上八万吨?这是放卫星啊!”
“钱,你不用担心!国家上八万吨的决心,你也不用担心!”林宗棠看了他一眼,想了想,正色道:“我跟你交个底,你的级别是可以知道一些消息的,但千万不要外传。”
“好好,我绝不外传!”颜永年屏息静气,瞪着眼睛看着林宗棠。
“你知道美国的f-14战斗机被咱们国家引进了吧?”林宗棠不等颜永年回答,干脆接着说道:“这种战斗机在划分上属于三代机,相比我国的歼八和歼七战斗机先进了一代,是目前军队上能接触到的唯一的三代机技术。国家在引进的第一时间,就决定要全面仿制这种战斗机。在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之后,现在f-14的仿制面临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国内无法像美国人一样用真空电子束焊接来规避飞机主承载件的成型难题。所以在综合考虑之后,目前的结果是走八万吨水压机的路线。”
“那钱呢?”颜永年振奋起来:“难道是航空航天部掏这笔钱?对了,我可是听到风声,林老你明年就要担任航空航天部部长了吧?哎呀,林老你这提前就享受到部长待遇了!”
“想什么呢!”林宗棠被颜永年给气乐了:“这种事情别乱传,而且这钱也不是航空航天部出的。盛重从中铁建投银行拿到的专项贷款,而中铁建投和f-14国产化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出资人,就是新科集团。”
“新科……”颜永年皱眉念叨了两声:“这名字听着耳熟呢,哦!是那个新科?”
“对,就是那个新科集团。所以这个消息千万别外传,新科毕竟是私人企业,太敏感。但是从资产投入的角度来看,十年几十亿人民币也不是太大的投入了。”
“好好,这我就放心了。听说新科集团上百亿美元的资本,咱们这点投入,也确实是毛毛雨了。”颜永年憋了半天,最终还是没忍住,露出了难以自禁的笑容。
“这下行了吧?赶紧睡觉,明天咱们去盛重开会做调研,还要和中铁建投的人见面,没有精神可不行。”
“睡!这就睡!可困死我了!”颜永年打着哈欠,躺在床上没过多久就响起了呼噜声。
“这个颜永年——”
林宗棠自己被他折腾这么一顿,反而感觉没有什么睡意了。
……
盛京的铁西区,这里曾经是中国工业的摇篮,是解放全中国的工业发动机,是抵抗联合****的坚强后盾,是伟大的中国工人建设起来的“中国鲁尔”。
对于铁西区的三十万产业工人来说,有一个企业是如此的特别。盛京重型机械厂,从1937年成立以来,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鲁尔从无到有的奇迹。
如果说铁西区是中国工业的摇篮,那么盛京重型机械厂就是铁西区的摇篮。在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企业里,它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三万名盛重机械厂的工人,永远是铁西区最骄傲的一群人。
盛重厂区的一片林荫道旁,一支穿着满是油污工装的工人乐队,正在无忧无虑的放声歌唱。
“看三套车飞奔向前方,在寒冬伏尔加河岸上。赶车人低垂着他的头,忧愁地轻声歌唱——”
低沉而舒缓的歌声在伴奏中响起,如果忽略了背景里不时出现的机器轰鸣声和金属间撞击和摩擦的啸叫,这些工人的演奏水平竟然并不输给专业的苏联音乐团。
谁能想的到,这些未来十年后的退役小偷、全职混混和江湖大哥,曾经在年轻的时候也有玩过“高雅艺术”的一天呢?
然而,世间的美好往往并不持久。背叛和出卖,往往才是永恒。
“诶,陈桂林!还在拉你的手风琴呢,小菊从美国回来啦!”
“啥?王抗美,你说啥!”
陈桂林激灵一下子站起身来,将手上的手风琴扔在了一边。顾不得周围还在听他唱着《三套车》的工友,两步上前抓住了王抗美的手。
“小菊,张小菊,你前妻!她从学校把你女儿小元接出来了,现在在厂门口等着你呢。”
“她还敢回来!”陈桂林怒气勃发,撒开脚就向着厂门的方向跑去。
盛重的厂门相当的气派,为了能让三万名工人在上下班的时候通过,大门至少有三四十米宽。一进门就是厂办的三层办公楼,楼前则是一溜十几辆大客车组成的通勤车队。
站在这条进厂的宽敞水泥马路上,两侧是几十年树龄的大槐树。当你走出树荫,举目向远方的天空眺望,则是一望无际的烟囱森林。从这里到人类目光极限的远方,不需要怀疑,你看到的一切烟囱全部都是属于盛重机械厂所有——这,就是盛京重型机械厂毫不夸张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