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尼,卡里尼,他冲出来了!”
“卡里尼弃门果断出击,他的速度可真快,吴羽还在带球……”
到了这种关键时刻,解说员们往往都会非常激动,犹如打了鸡血一般。
吴羽还在带球,可是当他看到标准列日队的守门员埃克托·法比安·卡里尼冲出来之后,他的脑海里冒出一个想法。
带球的过程中,吴羽的速度很快,眨眼间已经跑到了禁区,而卡里尼也疯狂的跑了出来,他瞄准吴羽带球的右脚狠狠倒地滑铲,同时两条长臂开始拼命的在空中挥舞,试图干扰吴羽的射门和起跳。
卡里尼的想法很好,吴羽如同所愿,直接选择了射门!
“卡里尼铲了起来,噢,他的身手可真敏捷,吴羽起脚了,他这是要射门!”
吴羽抬起右脚,冲着足球狠狠踢去!
卡里尼见状,急忙挥舞起手臂想要阻挡,可是他过了几秒钟,他却始终没有看到足球。
这是怎么回事?!
莫非是被我给阻挡出去了?可是问题又来了,如果阻挡到了足球,身体总会有感觉的,但目前为止,卡里尼什么感觉都没有啊!
转念一想:‘难道这一脚射门被吴羽射到天上去,打飞机了?!’
仔细想想,这个可能性还真的很大呢!
门将果断出击,而且还是用滑铲的形式抢断,射手这个时候的心理压力十分巨大,稍微没处理好,就有可能用不恰当的部位踢球,或者是身体僵硬导致动作变形,最后将球打飞!
君不见1994年世界杯决赛,意大利对阵巴西,罗伯特·巴乔的点球就是因为心理压力大外加体力透支,结果动作变形打了飞机。
巴乔那种大明星尚且如此,吴羽一个十六岁的小毛孩,肯定也是这样!
卡里尼想得理所当然,望向吴羽的眼神也变得有些得意。
“吴羽果断起脚射门!”
“这,这是勺子?!”
在解说员们惊声尖叫下,在全场球迷目瞪口呆的关注下,吴羽起脚射门时,所采用的射门方式,并不是劲暴抽射,也不是省力的推射,更不是难以控制的捅射;而是用了一种极其有难度的挑射。
在足球术语中,可以将其称为吊射,也可以称为挑射,但是更多人喜欢用勺子来形容它。
用脚将足球挑起来,足球在半空中划过一道美妙的抛物线,这种抛物线就像是勺子一样的形状,越过门将最后轻松坠入球网里!
吴羽射完后,迅速避开滑铲过来的卡里尼。
“勺子,这是勺子射门!”
“太棒了,实在是太棒了;在如此关键时刻,他还敢用勺子破门,说明这位十六岁华裔混血小将对自己的射门相当有信心!”有解说员嘴巴如同机关枪一般,叽里??叽里呱啦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话语。
也有解说员则兴奋地高声吼叫起来“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al!!!”
“球进啦!球进啦!吴羽打进了一个漂亮的勺子进球!”
“这让我想起了谁?意大利罗马王子托蒂,他使用的勺子射门相当经典,在2000年欧锦赛半决赛对荷兰的点球大战中,他就是使用勺子彻底戏耍了荷兰门将范德萨,最后意大利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