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九百八十二章:大展宏图(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三天后,马峥率队离开了延安,紧接着延安方面对北方的军政机构进行调整,撤销山东军区,将原山东军区的所有部队并入绥察军区。
同时延安方面决定重组北方局,任命马峥担任北方局书记兼绥察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绥察军区的军政事物。
鉴于绥察军区现在同华北方面军犬牙交错,接壤的防区实在是太长,几乎囊括了整个华北地区,因此很多时候战斗爆发的很突然,因此中央授予绥察军区战斗自决的权力。
命令一经发布,党内军内大为震动,都不明白延安方面这是发哪门子疯,竟然授予马峥如此重权。
尽管党内也有反对的声音,但是却都被主席等人压了下来,再加上马峥以往的战绩,所有人也就默认了。
回到军区之后,马峥就对整个军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发展规划。
尤其是马峥知道部队发展的根本是什么,那就是要协调好工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工业则是武器装备的摇篮,而武器装备则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只要是协调好了工农业这两条腿,以后走到哪里都可以挺直了腰杆说话。因此,在真正登上世界这个大舞台之前,马峥特别需要调整好这两条腿。
制定好计划之后,马峥与罗政委等人分赴各地展开巡视,主要是查的对象是各个军分区的工农牧业区的发展情况。
检查中马峥发现了许多问题,现在绥察地区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还算比较均衡,但是发展的速度还不是很快,整个绥察地区共有4家钢铁生产企业,年生产粗钢320万吨,铁800万吨,根本无法满足绥察军区军民生产生活所需。尤其现在还要支撑马峥实现那个庞大的计划,这点钢铁产量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马峥在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之后,直接让苏联方面援建了三个巨大的钢铁厂,所有的设备直接从苏联远东地区的大型钢铁厂拆卸,建成之后预计年产粗钢1500万吨,铁2000万吨。
另外,绥察地区农牧业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农业。整个军区最大的农牧业区位于归绥和包头之间的土默特川平原,但是由于人口稀少,再加上农业技术落后,整个土默特川平原的粮食产量并没有马峥想象的那么高。
土默特川平原因蒙古族土默特部居住地而得名,又称前套平原。西起包头市郊区东乌不拉沟口,东至蛮汉山,北靠大青山,南濒黄河及和林格尔黄土丘陵。东西长约330公里,南北窄,西部平均宽19公里,东部宽达200多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系由黄河及其支流大黑河冲积而成。
这里地势西、北、东三面向南倾斜,海拔1000米左右,最低处在黄河沿岸一带。整个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甜菜、胡麻等作物和各类蔬菜,是绥远省的“米粮川”。
据统计,这里共有可耕种土地200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3万亩,总产量1。8亿斤,每亩粮食产量只有80斤左右。虽然较1939年增长了4000多万斤,但是对于整个绥察地区来说,这点粮食依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口粮问题,绥察地区的粮食缺口依然很大。
还有就是,整个绥察地区牲畜存栏101万头只,相比1939年增加21。6万头只。
尽管发展势头不错,但是距离马峥所需的还差了很远很远。据马峥所知,土默特这个地方的生产潜力十分巨大。后世这里农作物种植面积高达800多万亩,单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就能达到500多万亩,总产量更是多达60多亿斤。
由于这里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大小阡陌纵横交织,适于种植春小麦、水稻、糜、谷、大豆、高粱、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后世这里主要以小麦玉米以及部分经济作物为主,其小麦的年产量每年都可以突破10亿斤,每亩单产更是高达670斤。玉米更是轻松可以突破50亿斤,亩产甚至可以达到1500斤。
这才是马峥心目中的鱼米之乡,这才是马峥心中的土默特川平原。农业产量不足严重制约着绥察地区以及绥察军区的发展,没有粮食就不能扩招更多的兵员,没有足够的兵员部队的战斗力就不能快速增长,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改变。
想改变现状可不是很容易,要知道塞北地区农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少、农业技术落后。农业技术还好说,但是人口少可就是硬伤。
1941年4月5日,马峥向全国民众进行广播演说,呼吁全国各地无地少地的农民向绥察地区移民,并且告诉全国各地的农民,只要是到达绥察地区,政府就立即给他们每人分20亩土地以及生产生活所需的绝大多数生产资料,包括农具、种子以及建房所需的部分资金。
当然了,这些东西都不是免费的,这需要农民向政府申请。并且每年从自己的收获中偿还一部分,直至偿还完为止。
另外马峥还呼吁敌占区的人口也可以向绥察地区转移,军区政府会给他们同样的待遇,只要是到达绥察地区,依然是每人20亩地。
为了保证整个计划的实施,马峥特意从华夏公司抽调了30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这个的专项资金。
对于马峥这样一个抗日英雄而言,他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因此他的话很具有吸引力,很快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河北甚至于东北的民众纷纷涌往绥察军区。
人口问题解决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农业技术问题了,这个马峥自己也不是很懂,但是他知道,土豆和玉米的产量高,而且还是耐寒耐旱作物,种这几样肯定能解决防区内民众吃饭问题。
解决完了工农业的问题,马峥又将目光转向了部队。尽管现在绥察军区已经完成了马峥交代的招募10万新兵的任务,现在整个军区大大小小的部队达到了50多万,加上山东军区的部队,总兵力超过了60万。
但是这依然不够,如果只是仅仅对付一个华北方面军,这些部队显然是足够了。但是现在马峥的目标是所有的侵华日军,而且还梦想着打到日本本土去,那么这点兵力显然就不够了。
此外部队的训练情况以及战斗力也不尽如人意,由于部队的新兵太多,加上之前招募的那些新兵,绥察军区的新兵就超过了25万,如此多的新兵极大地拉低了部队的战斗力。再加上绥察军区采取的是军分区加小编制的模式,因此各部队协同能力并不强。
这些问题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真正要是打起大仗和硬仗的话,绝对会吃亏的,因此马峥当即和罗政委等人进行商议,决定对全军进行编制升格,实施大军区大编制计划。
所谓的大军区计划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大军区,即撤销之前的军分区,成立军区。以后绥察军区只保留总部机关和直属部队,而原来的六个军分区全部升格为军区,即绥西军区、归绥军区、察南军区、察北军区、绥东军区、热南军区,而原来隶属于军区总部管理的独立部队全部划归各个军区。
此外军区还对辖区内所有的部队进行了升格和扩编,除技术兵种外,全军区所有的部队只分为两个编制,一个是定员为2。2万人的整编师,一个是定员1。2万人的标准师。
现在全军区只有五个整编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剩余的全都是以独立旅的形式存在,现在马峥将这种小编制全部打破,除了增加五个整编步兵师外,马峥还打算组建20个标准师。
另外装甲兵、炮兵、骑兵、航空兵以及通信兵、工兵、特种兵等技术兵种也都要扩编,按照这个计划实施的话,绥察军区的兵员缺口依然巨大。
在马峥的命令下,整个绥察军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机器一般,快速的运转了起来。数以百万人投入到了马峥的这个计划当中来,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所有人都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