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肥哥好歹还不要手续。
怪不得民间借贷能红火呢。
这事真尼玛有意思!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纠结要不要贷的问题就没意思了。
虽然借谁的不是借,但现在还欠着老肥的钱没还,再借肯定没门。
干他们这行的讲究信息共享,想绕开老肥另找财源也不可能。
得,贵就贵吧。
好歹能用半年,就算短期内还不上,起码能和老肥错开还款期限。
后世里代办、代刷、代还信用卡不都这么干么。
按肖主任的指点,杨昆先到工商局去申请营业执照。
由于没有身份证,他准备以母亲的名义提出申请。
工商局注册登记处的办事人员直接把他提交的房产证和刘素芬的身份证、复印件丢了出来,说:“不能办。”
杨昆问为什么,对方不答,指了指墙上的《城乡个体户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叫他自己看。
杨昆颠来倒去地看了三遍,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他赔着笑请办事员抽烟,对方瞅了瞅他掏出来的硬盒石林,没接。
也怪不得人家给他使脸色,这个年头哪个部门最牛?
对于个体户来说,最牛的不是公安、不是纪检也不是法院,是工商局!
杨昆跑出去买了两包红塔山扔到桌上,办事员的脸色好看了些,告诉他房产证有问题。
杨昆纳闷了,他亲手办下来的房产证怎么会有问题。
对方告诉他,他的房产证上写的房屋使用用途是“住宅”,不符合规定。
杨昆问怎么样才合规定。
对方说:“要么更换注册地址,要么变更住宅用途。”
他告诉杨昆,“住改商”要走的手续相当繁琐,要求相当严格,审批的时间相当长……总之一句话:相当不好办。
言外之意:你得意思意思。
杨昆只觉头大如斗。
这才只是办营业执照,后面还要到文化部门办娱乐场所许可证;到卫生防疫部门办卫生许可证;到消防部门办消防许可证;到税务部门办税务登记证;到公安部门办特种行业许可证……
走出大门,杨昆仰天长叹,想干个正经生意,怎么就特么这么难!
实在不行,只有租场地了。
他想到了百货大楼五楼上闲置着的大半个楼层。
杨昆找到何平,问他和百货大楼的管理层能不能搭上关系。
百货大楼的运营模式是纯商业化运作,但包括经理在内的管理人员还在事业编制之内,服从于体制的管理,身份介于半官半商之间,寻常老百姓跟人家搭不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