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如果出现难以进行到下一阶段的情况,这时候该怎么办?
金身菩萨就出面了,大手一挥,兴云布雨。
但凡搞管理的行家,都会利用好冲突,他也不例外,最喜欢这种带有对抗性的沟通。
最基础的一招,就是搁置一边策略,来消除对抗。也就是说,在谈大问题之前,先谈一些小问题,使谈判取得一定的进展。他之所以要搞这个大场面,就不会把焦点限定在一个问题上。道理简单不过,好比谈判桌上如果只有一个问题,就得有一个赢家,一个输家。
他的终极目的,是大家都是赢家,没有输家。通过解决所有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他就打下了一种基础,使大的问题更容易解决了。
只有没有经验的决策者,经常认为他们应该先解决大问题。这些人往往是初生牛犊、眼高手低之辈,撞在孙明的手下,过不了半招的。
所以,当他发现出现对抗的时候,就说:
“我们先把它放一边,先谈谈其他的问题,好吗?”
听起来这是老生常谈的小套路,却是老祖宗发明的妙招,百试不爽。这种先解决小问题打下来的基础,不把焦点局限在一个问题上,能让事情得到彻底解决,进而继续推行下去。
起初,大伙觉得,老大今天心情好,和起了稀泥,来了个两不相帮,可能会使得这次常委会讨论无果、并且无限期延续下去,究其实,并不是这样,老大他才不是莽夫和昏君呢。
他还有一个非常现实主义的策略,就是,先解决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或者先做着走,各路诸侯纷纷表态。然后,再谈难的那个,啃硬骨头,这样就能够船到桥头自然直了。要不然,不是肠梗阻,就是堰塞湖。
那种一开始就把所有的东西都规划完的做法,都是纸上谈兵的主,学名叫顶层设计,也呵呵了。咱搞基层的,都是老麻雀,任何一个虾兵蟹将都比镀金宝刀好用得多。
面对这种复杂情况,孙明还有一个终极秘招,就是改变角度,突破僵持。
还记得我们一起读过的《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学到的如何应对冲突吗?用在工作中也是非常有效的。
他的本质就是:当你发现谈话气氛变化的时候,特别是往坏的方面发展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把谈话继续进行下去,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停止谈话,脱离那个氛围,等待更好的时机出现。
嘿嘿。这都是密不外传的干货,各位爱信不信了。
如果觉得精彩,看本书记得点赞哦。创作不易,宝贝们。
这次非常规会议,其结果可想而知了,推行田园综合体,把樟木乡搞成第一个文旅小镇。
与会者们,个个像打了鸡血,摩拳擦掌,信心百倍地散去了。有心计、有培养前途的人,通过这次中军会议,学到了很多东西,千金难买。
比如茹采桑。
她也是跟所有人一起散去的,在下午四点钟,却来了个复东风,又来到了书记办公室。
这一次,茹采桑没有别的目的,感激的话,说了大约半箩筐,孙明都一一轻描淡写地回复了。咱老大可受不了女孩子的这个。
有能力的贵人,都是这做派。
“在你的身上,我的确学到很多东西,这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你能够帮我,又给了我这次机会,真是我的万幸啊……就算这次方案推行失败了,我也不会放松的,就当是找老师学知识来了,再次感谢你,我的妹夫。”
茹采桑说到最后,已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无比的艳美动人。
她这是什么含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