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泽兰:“不知道她开多少钱啊。”
两人密谋,被四处找闲事的柳苇撞到,兴致勃勃的过来:“什么什么?你们在说什么?”
三人盘腿上床,柳苇拍大腿:“给钱不行就给股份啊。上回我跟老陆互换百分之十的时候我就想说,你们一人也拿点嘛,王芸来了也给她。”
孔泽兰拒绝了,她认为公司刚成立没几年,现在就分散股权非常不安全,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啊。
她说:“不行,至少十年后再提分股权的事。”
可柳苇已经在思考退圈的事了。她给自己一个期限,那就是三十五岁之前,能拍多少戏就拍多少戏,三十五岁之后只拍喜欢的戏,没有喜欢的就不拍了。
这就等于是三十五岁之后就打算要退了。
因为从陆北旌身上她学到一件事,演员的演艺生命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
像他这样,为了拍戏,为了能留在银幕前,他可以做出种种妥协,可以接受减戏份,可以接受配角,以后也可以接受其他条件。
她自我感觉是做不到的。
她喜欢演戏,但是这里面更吸引她的是成就感。
拍了一个好的角色,拍了一个好戏的成就感。
像他一样接受《武王传》和《西游》?
她很可能是做不到的。
那市场给她的余地就不多了。
投资人也不会给她太多机会了。
十年磨一剑只存在于想像中,大多数演员可能是这十年只有这一部出彩被观众记住,而这十年里他一直在演。
等十年才有一个的优秀角色出炉,那投资人为什么选她?观众过了十年还能记住她吗?她的脸到时能不垮吗?
很多演员最经典的角色都是三十岁之前的,能在三十岁之后仍继续贡献出经典角色的演员非常少。
她不奢望自己会这么幸运。
她从不过高的估计自己。
设一个最底限度,只要达到这个最低限度,她就满意,就给自己小红花,表扬自己干得好。
现在她给自己的要求就是三十岁以前,多演最想演的角色,多贡献经典角色。因为三十岁以后可能就不能这么任性还有投资人愿意捧了。
三十岁到三十五岁期间,观察市场对她的容忍度-->>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