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次贷危机的连锁效应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银行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银行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的巨债。
由于杠杆操作存在着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一般是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
所以就有一些聪明的投资者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比如,银行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投资机构。投资机构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
其实所谓的CD,不过是一些投资机构为了在金融市场上圈钱而出现的一种“空手套白狼”的炒作方式,由于有银行承担风险,这使得虚拟的数值越滚越大。当这种虚拟的数值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崩溃
从根本上说,这些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
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其实则不然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这样必然会导致房市崩溃
在杨国华融合的记忆中,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出现恶化迹象,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会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影响消费信贷和企业融资,进而损害美国经济增长。
一些经济评论家认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可望被控制在局部范围,他们始终认为美国经济强健,不乏继续增长的动力。这是因为美国的各方面仍然是世界最强的,如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且在相当的时间内没有国家和组织能撼动;而且美国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像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进行战略收缩就有效的缓解了当时的危机。对美国整体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可能性不大。
可杨国华知道,次贷危机产生的后果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大范围崩溃,而美国经济也因此陷入衰退。次贷问题也远远超过那些人的预期。
在后世的历史上,全球那些银行大鳄们为了阻止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相继注入大量现金。不仅如此,美联储还下调了贴现率。不过这些努力成效甚微,货币市场恢复缓慢。
除此之外,很多债券产品特别是资产支持证券相继陷入低迷。造成这些的原因,主要是那些银行大鳄们对信贷市场欠缺信心,他们担心信贷市场会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
在一些投资者看来,美国经济在次贷危机中受到的影响并不大。毕竟美国的经济增长呈现出非常强劲的走势。商业支出看起来很活跃;工资增长很稳定;拉低消费者支出的汽油价格正在下降。
但这些都是回光返照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国迎来了房地产泡沫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危机……
破灭的房地产泡沫使美国经济在8月份信贷市场出现动荡之前就已经变得比较脆弱,信贷困境使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使得美国频临衰退的经济雪上加霜,更大的问题的是,房价崩溃对在房地产泡沫鼎盛时期消费者大举借债的美国产生消极的影响。
房价下降将使越来越多的抵押贷款借款人陷入财务困境。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如信用卡违约率正在上升,贷款机构很可能面临更加棘手的局面。随着住房拥有者感到自己越来越穷,消费者支出必将受到抑制,特别是在股市持续下滑的情况下。
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尽管在美国不计后果向高风险借款人放贷的规模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房价的膨胀一直比美国更为严重,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
由于美联储长期执行低利率政策、衍生品市场脱离实体经济太远、金融文化仍有欠提高,继而造成金融动荡,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
在美国历时最长的经济景气结束后,网络泡沫破灭、“911事件”等因素,迫使美联储连续降息。此后虽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调至5。25%,美元仍处于长期的贬值阶段。以通胀指标考察,美联储在经历了初期的成功后,在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上半年,也曾出现月度CPI涨幅略高的情况,2005年9月甚至达到4。7%。美联储在加息上过于谨慎,应变迟缓,对于全球流动性过剩没有做出及时处理,是此次金融动荡的根源。
衍生品市场链条过长,而基本面被忽略,也使风险不断放大。美国的次级抵押信贷本始于房屋的实际需求,但又被层层衍生成不同等级的资金提供者的投资品种。而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与客户的还款能力相脱节,更多地基于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在房屋市场火爆时,银行得到了高额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对房贷衍生品趋之若鹜。
一旦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则违约涌现,危机爆发。因链条过长,市场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都变得相当困难;因中间环节多为“别人的钱”,局中人的风险意识相当淡薄。长链条固然广泛分散了风险,但危机爆发后的共振效应更为惨烈。
由次贷危机引起的一系列动荡,迫使许多信贷者纷纷破产。
在美国申请次级抵押的信贷者中,许多人甚至不知何为复利,亦不会计算未来按揭成本,但仍然兴致勃勃申请了自己本无力偿还的房贷,住进自己本无力购买的房屋。
如此行事者大有人在,然而,大众性癫狂永远无法战胜市场涨跌无常的铁律,泡沫的突然破裂必然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创痛,首当其冲者正是误入泡沫丛中的弱势群体。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免遭打击。美国经济为负增长,银行倒闭数超过了前5年的总和,失业率达到十几年来的最高点。
在杨国华看来,金融危机它的最大影响发生在欧美众多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它的根源始终离不开该经济体制的缺陷,
美国人乃至许多西方国家的人,长期以来消费过度,他们向往先享受再付出的生活。当他们遇到财政上困难的时候,他们才会去努力攒钱。另外,我觉得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很严重,虽说有政府的福利保障系统,那些穷人不至于风餐露宿、流落街头、衣不掩体的地步,但是对比着富人们那些大鱼大肉,高床软枕的奢侈生活,有谁不想生活过得更好?在利益的驱使下,加上众多银行所发放的贷款优惠政策,他们终于选择了过着贷款的生活。这种贷款的金融体制其实风险是十分大的,一旦产生信用危机,就足以拖垮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在这么多年来,美国的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而华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九十年代后期,美国的金融业吸收着来自全球的资金不断壮大,金融产业成为了一个大产业,吸纳大量的就业,产生大量的产值。但是,虚拟经济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必定演变成一种虚幻经济。如果将华尔街的金融产业视作一台巨大的昼夜不停运作的“机器”,它一方面吸纳全球金融资源,同时通过其“生产”变成全球各地一个个投融资项目,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用资本在生产中获得的收益回报给全球投资者。如此循环,华尔街的金融产业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这些金融产品的创造立足美国本土的实体经济,能促使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危机出现的概率也可以大大下降。
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IT周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资机会,而且美国已经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通过制造业信息化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
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金融资产的供应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如同用纸包装着水库一样。
近年来,美国房地产投资异军突起,这应该算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但是这些房地产的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中下收入阶层。
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入难以提高,在金融资产泡沫推动下的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最终把他们逼到破产的地步,引发了世界性债务危机。因此,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只是放大了“次贷”危机,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
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席卷全球,影响之深,世所罕见杨国华认为,目前全球化的程度已经越来加深了,而且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全球资金流动变得越来越紧密了。美国作为全球的金融科技中心,其跨国企业的脉络渗透到不同的国家,所以在这次危机置身事外,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