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能进去?”杨国华感到有些郁闷,他觉得基地限制谁也不能限制他啊。自己可是基地的真正主人呢
陪同他一块过来的周啸天就表示,因为是有一些重要的项目,所以要参观这些实验室和生产车间还是要得到基地内部的批准才可以
杨国华拍了拍额头。笑着说道,“看这事儿弄的,那就联系一下剑锋吧。”
联系了一下。跟他聊了几句,然后说明了现在的情况。
周剑锋倒是没想到先生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他表示自己会在基地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增添杨国华为最高权限,以便他能够随时视察企业的工作。
这样弄了这么一出幺蛾子之后。基地的安全网络里面把杨国华加了进去,这个安全级别是最高一级的,可以参观任何一个实验室和生产车间,并且有一些相应的临时处置权限。
当然了,如果要把一些重大问题上行使最高权限的话,还是要通过正轨的手续完成的。毕竟基地是属于绝密,但是因为涉及到了军工生产方面的顶级机密,所以不得不严格一些。
在参观当中,杨国华就见到了已经处在正式生产中的步兵自行火炮以及新型坦克上的火控系统,激光制导系统和计算机自定位系统,并且看到了实际的效果演示,果然是非常先进的技术,令他大开眼界,并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在几个实验室当中。也看到了正在抓紧研的几个项目,比如说战机隐形和反隐形技术、激光制导炸弹装置、还有一些用于大飞机上的空中预警机系统分解设备等等,总而言之,在这里可以见到所以国内军方急需的高尖端技术。
这一次看到的战机隐形技术和反隐形技术,实际上跟上一次美国人的比亚利作战不无关系。
当时因为得到了一些美军隐形飞机的重要部件和外部构成材质,这些东西被送到了军方的几个研究所里进行反编泽,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后来基地组建的时候,杨国华就向周剑锋提过这项技术,同时也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战机外部构成材质。
“这个工作也非常重要啊”杨国华透过玻璃隔层看着工作人员在里面忙忙殊碌地做各种分行试验,周围陪同的专家说道。
战机隐形是一个大问题,同时这项技术也可以利用到其他方面去,比如说是海上舰艇的隐形技术,主要是针对于飞机或者雷达的侦测进行隐形,用处是很大的。
在反隐形技术上。实验室方面正在进行无源雷达的实战测试。
事实上,面对美军的战机隐形技术不断扩散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寻求方案对抗隐形技术。其中有一项技术是低成本高效的无源雷达。
无源雷达是一种利用外辐射源的纯接收系统,无源雷达接收机呈网状布局,构成一套综合系统后可以探测、跟踪和瞄准有人和无人隐形系统,并引导防空武器系统对它们进行攻击。无源雷达不射无线电信号,可以在城市和乡村地形中产密地伪装。进攻系统不能从友军雷达预警接受机上获的任何无源雷达侦察信号的提示,因此很难确定这种雷达的位置,并对其攻击。
面对无源雷达的威胁。美军虽然拥有先进的隐形技术,但是也现今后会很难以可接受的代价夺取制空权。
目前,无源雷达技术的展很迅,使美军不能利用传统手段摧毁对手的防空系统,因此在面对装备了无源雷达的对手时,美军也会现夺取制空权的难度增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压到性的进攻力量受到雷达和现代防空系统的严重削弱,空中力量并不是一种不可对抗的全能进攻武器,轰炸机往往并不能突破敌防空系统,轴心国和盟国双方的防空系统都先进且灵活性很强,作战飞机只有付出很大代价破坏敌人的防空系统才能获得局部的制空权,这一情形从二战一直持续至冷战期间。
尽管当时在无源雷达的试验上取得技术上的突破,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信号强度时强时弱因为无源雷达的几何排列而不能确定目标的位置,对目标的跟踪不确定。无源雷达是一种收分置雷达,意味着接受机与射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科学家通过共享天线对接收机和射机进行配置,从而解决了几何排列问题,即单基地雷达,后来通用的常规雷达都采用这种配置。
雷达是防空作战系统的基础,如越战中,北越军队使用防空雷达瞄准美军战机,而美军战机则对北越雷达实施干扰和射反辐射导弹。由于北越成功组织了防空,因此美国只能暂时在北越局部地区建立起制空权。越战期间,北越利用五十年代的俄式地空导弹击落了将近两百架美军战机。
不过到了七十年代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融工厂开始研制”隐形战斗机。并在一九八三年担负起作战任务,后来参与在巴拿马的作战行动,参加海湾战争。在海湾战争中,美空军使用,口攻击伊拉克防守最严密的目标。尽管伊拉克配置强劲的防空系统。但是美空军在海湾战争中没有损失一架战机。
相比之下,美军有三十二架非隐形战机被伊拉克防空火炮或地空导弹击落。
实际上在最近几年进行的战争中,包括前不久美军在比亚利的军事行动中,美军的隐形飞机都保持了压倒性的优势。
尽管美国的隐形计划取得全面的成功,但不久前的时候。美国空军一架口在巴尔干上空被塞尔维亚地空导弹击落。虽然有些人认为该机被击落只是一种偶然现象,但该事件还是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这是隐形技术被打败的一种证明,这一事件表明隐形技术并不会使飞机变得不可见,它只是一种技术游戏。
但是实际上,杨国华对此比较清楚,但是地面上使用的一种光栅式信息反馈系统,实际上被动的很,如果不是美军的战机太过得意忘形,往返轨迹被地面部队给识破的话,或者这架口也不大可能被击落。
要想彻底打破美军战机的隐形技术,光靠这种被动式的光栅扫描系统显然是不够的。
其实美军的隐形战机技术并不是不可攻破的,这只是尖种宣传而已,另外也是美军隐形战机的战争对象一直以来都是小国弱国,也造成了一面倒的形势,如果他们跟俄罗斯正面碰上的话,就知道这个战机隐形其实是很难的。
“哦。原来如此”点了点头道。
其实有一种最重要的反隐形雷达,在二战时期就已经被明出来,并且至今仍在使用,这些大多是甚高频和高频远程对空侦察雷达。
多数的低可侦测设备使用的技术都是防止被厘米波长级别的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现,甚高频和高频雷达是波长为分米至米级别的雷达。
“一般来说,飞机的雷达横截面积随着照射雷达波长的增加而变大。此外,当雷达波长与飞机或飞机某一部件处于同一数量级时,雷达波与飞机生共振,从而扩大飞机的雷达横截面积。较长的波长和共振现象使甚高频和高频雷达侦察隐形飞机成为可能。但是由于这两种雷达的侦察角度和距离的分辨率较低,因此不能提供准确的瞄准和火控信息。”实验室的专家一面将示意图在电脑屏幕上展示出来,一面对范无病介绍道。
其实对此也是一知半解,以前虽然学过一些普通物理,但是放在这里显然是不够看的,但是要听专家们解释一下原理,还是能够听的。
在海湾战争以后,俄罗斯雷达工业部队就开始采取多种措施对甚高频和高频雷达系统进行数字化改进,以提高这类雷达的反隐形能力。现在,俄罗斯老式雷达的分辨率和信号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一些新研制的雷达如心加车载甚高频自适应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可能拥有极大的反隐形能力,只不过实战中尚未体现出来,谁也不知道国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