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疑问就是究竟几个人使用了这个电话号码?
“我倾向于两个人,根据有三点。”
第一,从齐亮案开始,凶手就一直在营造受害人自杀的假象,这说明他(她)不希望警方找到任何蛛丝马迹。第二,在一些高智商和畸形人格犯罪中,狡诈、狂妄的犯罪嫌疑人为了让自己变态的心理获得满足,往往会向警方进行挑衅。有的会故意留下线索、有的会公布作案手段、还有的会提前暴露下一步的犯罪
计划。
假如使用IC卡电话打给我和孔荷的是同一个人,那么他(她)的所作所为太过于矛盾,这不符合犯罪逻辑。
第三,倘若犯罪嫌疑人真的狂妄到了目空一切的地步,想要从戏耍我们的过程中获取更大的满足感,那么他(她)一定不会使用变声器。
我的话说完之后,李剑点头表示了赞同,可在这同时也表提出了新的疑义,提供线索的人和犯罪嫌疑人究竟是不是认识的?
如果认识,暗中协助我们的人为什么不提供更为确切的凶手讯息?
如果不认识,他(她)又是怎么知道下一名受害人是机械系的唐松?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为我们提供线索的人认识犯罪嫌疑人,但同时又因为某种原因较为忌惮,不敢将所知的和盘托出,更不敢向我们点明有关凶手的一切;要么他(她)与凶手完全不认识
,甚至跟这起案子也没有任何关联,只是在暗中观察案情走向做着分析和研究。细致分析、推导之后,我和李剑一致认定前一种的可能性更大。最有力的根据就是钢厂私有的IC卡电话,如果不是对案情有着很深的了解,如果不是与犯罪嫌疑人以及孔荷关系匪浅,是无法获取到准确号
码的,更别说把电话打给我了。
将这些情况作出梳理、整合之后,满足全部条件的就剩下了一个人——曲冉。
首先,曲冉是齐亮案的第一报案人,同时知道我的电话。当初我去复核现场的时候,正是她说舍友小雨在某个晚归的夜里看到了齐亮,随后我们那些梧桐树上面看到了刻字,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条线索。
其次,吕静案中的歌声,也是她主动告诉我的。
再者,桑雪和孔荷的情况我也是通过她所了解到的。
最后,为了获取信任,为了避免吕静身死之后继续有人遇害,我曾或多或少的向曲冉透露过有关案子的情况。
“真的会是她吗?”我虽然觉得惋惜,却也不得不承认在这起连环案中,曲冉嫌疑是最大的。
心中泛着这样的疑惑,车子也驶入了师大的校园,我让李剑将我放在女生寝室楼旁边,便拨通了曲冉的电话。
“许法医,怎么是你?”
曲冉的声音多少有些沙哑,听起来像是被我吵醒的:“不好意思曲冉,这么晚了,没有打扰你吧?”
“已经打扰了。”
“哦,那我向你道歉。”
“好了许法医,咱们也算熟人了,客气的话就不要说了,你这么晚给我打电话,应该是有急事儿吧?”
“有,你现在能下趟楼吗?”
“现在?”
“嗯。”
“你在哪儿?宿舍楼下吗?”
“是的。对了,你室友在吗?”
“一个室友请假回家了,小雨还是有另外两个室友都在。”
“能不能让她们一起下来?”
“……”短暂沉默,曲冉回应了我,“你稍等片刻,我把她们叫醒,把你确切的位置说一下。”
“你到楼梯口就能看见我。”挂断电话,我叹了口气,随后轻轻敲开宿管的房门出示了一下证件,并且叮嘱她不要把事情传出去。
我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白天的时候雷局刚刚说过要采取低调的办案手段和方式,我可不想再给他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