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体育界运动员改年龄的问题一直都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有些省队,体校,还有个人家庭,为了各自的利益。
经常把年龄改小,从而达到以大欺小,更好拿名次的目的。
改小1、2岁还是要点脸的,改小至3岁到4岁,就纯属于严重不要脸了。
足球和篮球的热度很高,披露的更多一些。
以前总给我们的印象是青、少年队的成绩相对于成年队更出色一些。
经常出现什么明日之星,希望之子。
但是一旦打到了成年比赛,什么希望之星,什么明日之子就再也冒不出一片水花了。
直至后来测骨龄的技术出现之后,改年龄的情况还有。
但至少都还属于要点脸的情况,直接改小3、4岁的情况少了很多。
乒乓球其也不例外,也是改年龄的重灾区。
只是国乒队一直以来,成绩我有,金牌在手。
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即使有再大问题,也是小问题。
年龄问题其实是个大问题。
一个天才到底要有多绝世的天赋才可以。
在青少年阶段跨3岁战胜同样的天才少年?
答案是基本上是没有的,跨一岁还行,两岁很难。三岁实在是太强人所难!
即使强如马战龙,小时候他就没有改过年龄,差一点夭折,错过了崛起的时机。
所以在省队的时候,一直被所谓的“同龄之人”压得起不了头。
认为他身小体弱,甚至差点被淘汰!
他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罢了。
幸亏有“伯乐”相中了他,带到了81队。
不然什么乒坛神话,帝国破龙,六边形战士。
恐怕就成了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了。
然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又有多少无权、无势的平民体育天才之子,遇不上命中的贵人?
才刚刚上路就莫名其妙的被埋没了呢?
中国乒乓球队有时候不参加世界青少年15岁级别以下的乒乓球比赛。
有时候也不是不想练兵,不想拿那几块金牌。
纯属是看到人家欧洲发达国家,天天喝牛奶,吃牛肉长大的小朋友。
对战同龄有胡须,长腿毛的中国大哥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