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逛完,在味月楼吃了晚食,季阮就又将人送回女学,这一天的休沐才过去。迎来的又是学习。。。
季阮的出现宛如平静的湖泊再次扔下一块大石,噗通一声,再起波澜,可总是短时间的,过了之后再次平静。
圆姐儿每日上学,等休沐,回家,谢家人如同往常一般,该干嘛干嘛。
季阮就如同谢家的客人一般,一直住在谢府。对于圆姐儿离开的事情一直都没有提。
入了冬,天就冷的快,当屋子里已经开始要添上炭盆的时候,冀州女学也开始了寒假,而圆姐儿也将进入最后一个寒假了。
圆姐儿瞧着屋里角落燃着的炭火,忽然的就想到谭宝珍说的话
“定然是学里为了省银子,总是在要用炭盆之前就放了寒假。”
现在想想。。。。说不定还真有几分道理。
“圆姐儿,你怎么想?”
圆姐儿思绪纷飞,安静的空间忽然的问话声让圆姐儿抬头看向声音的来源,是杜氏。
杜氏年纪大,畏寒,这会儿早早穿着厚实的袄子了。可即便如此,精神头却依旧好得很。
“啊?哦。。。。。奶,爹娘,我听你们的。”
当前往京城的事情终于被季阮摆上了台面,圆姐儿也猛地恍然,原来。。。当初让所有谢家人都为之担心,为之害怕的事情,真的面对了,居然如此平静。
圆姐儿不由看向季阮,这其中,让谢家人从抗拒,到平静的接受,这人,功不可没。
或者说。。。。默默的使坏?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略带腹黑的手法,总会让圆姐儿跳戏的想到润哥儿。
明明温润如玉,翩翩君子的人儿,却觉得,腹黑这个词,莫名的合适!哪怕。。。。这人。。。或许并不腹黑?
“妞妞,季家从将你抱到奶手上,就盼着这一天,你和咱们一起十五年,不差这一次。和你大哥回去瞧瞧罢?也尽一份孝。”
杜氏的话圆姐儿心知肚明。在看看谢大郎和谢二郎。
再看看在一旁默默不语的康哥儿。
其实,谢大郎和谢二郎包括自己,有四个孩子,可今年的年关,偌大的谢府,却只余下康哥儿一人随身左右。
谢大郎和赵氏定然是不舍的,可是他们和杜氏一样,谢家团圆了这么多年,季家却依旧等着这一次,不舍却也赞同杜氏的话。
圆姐儿点了点头
“好。”
因为圆姐儿的点头,整个谢家都活动起来,冀州城到京城,这是不近的一段距离,加上为了在除夕夜钱就要赶到京城,这路上大约都是白日拼了命的赶路,无论是收拾圆姐儿的东西也罢,给季家的礼也罢,赵氏和杜氏几乎整日都在想着这些。
而谢大郎则是连夜拿着赵氏早早写好的书信托人先给谢润之带去。
因着圆姐儿的寒假并不长,几乎在决定的当天,全家人就收拾妥当,第二天圆姐儿便跟着季阮上京。
这次去京城,圆姐儿带了用惯的如珠,又跟了赵氏身边得力丫头杜鹃。三人一辆马车,几乎在一出城,马车就开始飞奔起来。坐在马车里的三人被忽然的加速都吓得一惊,掀开车帘,就瞧着在马车边护着马车,骑着马跟着奔驰的季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