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不晓得,但是她人没离开前殿是真的。”
“那你有没有什么怀疑的对象,这个陈贵嫔是谁保驾护航的?”
“不好说,不过我总觉得这事儿跟德妃脱不开关系。但是上回宁王之事后,德妃就收敛了很多,基本上处于足不出户的状态,除了给皇后娘娘请安,分外的安静。可是,德妃的相知我却深知几分,而且以在宫里的人脉来看,她的确是能做到这一点。至于贵妃娘娘,我反而觉得像她那样骄傲的女人,大约不像是做出这种事情的,当年贵妃帮我一把,不过是因为顺了皇帝的心思而已,这个陈贵嫔还没有那么大的脸面。”
关于这个陈贵嫔的事情,在后宫里几乎时时刻刻都能听得到,等到晚上开宴的时候,徽瑜见到那人,果然是有种艳光四射无人能挡的姿色,看她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暗含着韵味好似浑然天成的姿态,越是这样的美人越能蛊惑人心,难怪皇帝能看上她,的确是有资本的。
她有资本了,旁人的日子就该不好过了。
徽瑜一晚上细心观察,发现德妃还是还有几次跟这个陈贵嫔言语上有交锋,神态中倒也不像是作伪。这样一来,徽瑜反而是不能肯定德妃跟陈贵嫔到底有没有关系。皇后娘娘倒是一如既往,这后宫里这么多年就没缺过盛*的女人,所以皇后娘娘还真是做的最稳的那个。
不知道是不是徽瑜的错觉,她总觉得那个陈贵嫔似是有几次有意无意的眼神落在她的身上,蹙了蹙眉,徽瑜特意抓了一个机会与她对视个正着,却只见那陈贵嫔毫不慌张,还对她展颜一笑,只是那笑容中却带着让徽瑜感受到的敌意。
这可真是奇了怪了,徽瑜不觉得自己认识这个陈贵嫔,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哪里来的敌意?
大年三十就开始忙,一直到过了上元节这个年才算是过去了,徽瑜也终于松了口气,这十几天娘家婆家一路的走下来真是要命的疲累。
好不容易有空闲了,徽瑜这才跟姬亓玉讲起陈贵嫔的事情,就为那个眼神,徽瑜几次进宫都把孩子看得紧紧的,连视线都不许离开。
徽瑜提起这个人。很显然姬亓玉也听说过了,看着徽瑜担忧的神色,反而不怎么在乎的说道:“不过是受*的女子而已,既无诞育子嗣之功,又无同甘共苦之义,不过仗着几分颜色罢了。以色侍人,蔫能长久?”
听着姬亓玉这样讲,徽瑜也觉得自己有些大惊小怪了,释然一笑,“也是,宫里那么多娘娘都是又子嗣的,便是这个陈贵嫔现在风头盛,也未必能最后稳住脚。只是觉得他看我的眼神很奇怪,好似有仇。”
这话让姬亓玉面色一寒,“既是这样,我会让人查一下,只有有痕迹总能查得出来。”
徽瑜点点头,“小心些也好。”这世上不晓得多少人是阴沟里翻了船。
上元节一过,春闱就要开始了,京都里的学子骤然增多,一下子变得十分的热闹。与此同时,董允骥夫妻也已经在回京的路上,大计之年,董允骥要回京叙职。阚志义在福建那块扎根,过年都未归来,海运的事情姬亓玉还兼着,那边的确需要可靠的人暗中收拢情报。
二月二,笑安公主生辰,徽瑜等人进宫庆贺,笑安生母晗妃倒是没出风头,那位陈贵嫔又升至为充仪很是出了风头,让人郁闷。
博晖学堂有两名学子这次春闱高中进士,还有一名进了二甲前三名,一时间董二老爷大出风头,关于他兴办义学的事情就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晓得后,特意嘉奖了董二老爷,还亲笔给博晖学堂写了牌匾,一时间博晖学堂名气大盛,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
董二老爷兴办义学且出了进士,连带着姬亓玉这个女婿徽瑜这女儿面上都跟着有光彩。董二老爷这辈子都没见过圣颜,没想到都这一把年纪了,居然还能得到皇帝召见,御前奏对这样的事情是从未学过的,许是董二老爷现在一心兴办教育行业,浑身沾满了读书人的矜贵之气,到了御前倒是没觉得紧张,居然还能信口胡侃,其中还特意夸赞了大力支持他拿出假装补贴的董二夫人,也讲到了默默出力为他操持的靖王,董二老爷这个人一根筋,讲起话来兴之所至那是毫不知道遮掩,回来徽瑜听着都出了一身的坑汗,偏偏董二老爷自己还挺美,觉得自己保持住了读书人的风骨云云。
董允诚低头浅笑,徽瑜暗中磨牙,姬亓玉已经面无神色,唯有董二夫人实在是憋不住骂了一声:“呆子!”
徽瑜也是第一次见识了所谓的榜下捉婿,姬亓玉特意带他去看的,其中有一个捉走的进士正是博晖学堂考中的那位仁兄,当真是热闹之极。
回去的路上,徽瑜心情还不能平复,笑着说道:“将来昭姐儿长大了,要不要咱们也来榜下捉婿?”徽瑜纯属随口一说,哪知道却是一语成耭,只是这个夫婿不是他们给女儿捉来的,是女儿自己捉来的,还捉了一个颜色最美的探花郎,且是后话。
董二老爷兴办义学,其中靖王出人出力却毫不表功的事情传扬出去,一时间靖王一系当真是人人容光焕发,这样的好名声真是敲锣打鼓都寻不来,花多少银钱也买不到,谁能想到当年纨绔董二爷,还能有今夕如此荣耀之时。
二月笑安公主生辰过后,紧接着是宁王府嫡子过周岁,三月里又到了誉哥儿的生辰,这娃比较悲催,洗三、满月、周岁都没能好好地给他长脸,如今两岁的生辰,徽瑜琢磨着怎么着也不能再委屈了儿子了,恰逢董允骥回京,做舅舅的回来了,一手抱着外甥女,一手抱着外甥,听昭姐儿告状弟弟的悲催历史,顿时黑了脸,讲妹子好好地训了一顿,立意要给外甥好好地办一场。
有了做舅舅的撑腰,又加上徽瑜本有此意,姬亓玉最后也只得答应了,其实按照他的想法,男孩子还是粗着养好,才能知道世间疾苦,偏偏这个大舅子从江淮之地做了按察使回来之后,没有了当年身上兵痞的无赖劲儿,却多了几分读书人一笔在手天下我有的酸臭气,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最后只得黑着脸应了。
董允诚携妻来贺,听了靖王诉苦,抚掌大笑,将董允骥拉过来好生的表了一番兄弟情深,加上一个正风头大盛的董二爷,就连定国公都亲自到府,虽大夫人未来,但是却也有礼物让儿媳送到,顿时王府里欢声笑语大为热闹。
徽瑜发了帖子,婆家娘家的亲戚都挨个请了,几位妯娌先后到,董绯菱、薛茹娘等娘家人也很快就到,徽瑜还给当初闺中走的较近的人送了帖子。秦柔嘉、梁怡、佟姝、郭彤、秦含晴等人,就连跟徽瑜关系不甚太好的楚婧、宋玉芙、夏书卉也来道贺,去年楚婧终于生下第一子,当时徽瑜还是去喝了满月酒的,纵然心里十分鄙夷信国公府,但是面上的事情还是要维持的,有了这个来往,今岁楚婧来靖王府倒也不算突兀,两家有来有往,倒像是和解的样子。
燕亿白和吉小翠作为徽瑜娘家的嫂子帮着徽瑜招呼娘家的亲戚,章玉琼等婆家的妯娌帮着招待婆家这边的客人,两边当真是搭配的刚刚好。一众王爷跟来往的朋友下属都在前院招待,誉哥儿从前院被抱回来就直接送到了宴席上,董二夫人就把宝贝外孙抱过去,还让钧哥儿与他坐在一起,两个娃娃坐在一起倒也有趣,誉哥儿神情仪态像极了亲爹,但是长相却极似北安侯,小时还需细看此时看来越发的像了。北安侯生的如何这里人也许大多都没亲眼见过,但是看着董二夫人这般样貌也能猜出几分。一旁的钧哥儿肖似其母,肤色也似,虽容貌及不上誉哥儿出彩,可是那憨头憨脑的仪态也着实让人喜欢。
钧哥儿稍小一些,被众人盯着就有些不自在,慢慢的倒像祖母的怀里求庇护。誉哥儿却跟个光杆一样巍然不动,好似众人那火热的目光全然无用,那淡定的小眼神不知道萌化了多少人的心。
徽瑜挨个席上转了一圈回来,就回到了这边的主席,看着儿子已经被送回来了,笑着在儿子身边坐下,誉哥儿眼角的弧度微微弯了弯,往旁边挪了挪与母亲近了些。
众人看着誉哥儿的小动作,真是忍不住的发笑,章玉琼逗他,“誉哥儿,你怎地往旁边挪了挪,这是为何?”
听着肃王妃逗誉哥儿,大家都望了过来,含笑等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