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三个问题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楚王的野望(第1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楚王的野望(第1页)

楚王郁闷极了,自己派左徒黄歇访赵,就是希望能加入到联盟当中,借着联盟的威势压齐国一头,顺便凑个热闹打打秦国什么的。哪想到赵国是只吃人不吐骨头的狼,结盟的事情不说,还想要自己出份大力气,好好敲打下齐国。

楚王熊横人如其名,向来自负,只不过秦国把他的先王打的狠了,这才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赵国明摆着想拿楚国当枪使,楚王早有这个觉悟。只是自己这个枪可不是那么好拿捏的,跟齐国死拼,便宜赵国。这样的事情自己可不会做。

犹豫再三,楚王还是把左徒叫来,谆谆教导道:“赵王的这个意见寡人的颇为赞同的,只是秦国盘踞在巴蜀两郡,寡人若是派大军伐齐,秦国顺流而下攻打郢都怎么办?夷陵之耻历历在目,无论如何,寡人生于郢都长于郢都,就算死也要死在郢都!”

看着正义凛然的楚王熊横,黄歇知道这个伐齐的计策还需要好好斟酌一下。当然,黄歇可不认为秦国来犯的话楚王会坚守郢都。毕竟,当初白起来的时候楚王可是第一个逃的,这种事情,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黄歇心说自己容易吗?跋涉千里去往邯郸,游说诸位大臣。赵国好不容易松了口,有意向和楚国结盟。楚王倒好,还没得到对方的信任就想得利。在他看来,伐齐就是赵国对楚国的一种试探。楚国若是拒绝了,拂了赵王的面子,说不定还惹出什么事端。

斟酌了下自己的言语,黄歇说道:“王上,秦、齐两国如今是我楚国的心腹大患。赵王既然不愿意强攻秦国,依我楚国的国力。也只能先解决齐国了。”

黄歇这是在暗示一个不容分辩的现实,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楚国的国力可不比楚庄王那个时候,现在联盟里的老大——赵王放话出来,想帮助楚国解决东面的隐患,这已经不错了。

楚王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在他的心里甚至思考和秦国、齐国和解的可能。毕竟。论及处境,秦国和齐国的情况也就比楚国稍好些。曾经睥睨天下的那个秦国不得不龟缩在关内,靠着崇山峻岭闭关自保。齐国则是有些奴颜婢膝地周旋于赵、燕、魏三国之间。

一时之间,楚王有些生气。齐王这个败家子,不就是自己的手下杀了他的先王吗?至于像个疯狗一样地乱咬自己吗?真要追究罪魁祸首,那也是燕国。只不过现在燕国傍上了三晋的大腿,齐国只好拿自己来出气。

不过,自己也不是吃干粮长大的。如果不是怕秦国突然杀过来,以楚国的国力。跟齐国较量一番打他个落花流水还是不成问题的。

明眼人都知道,北方的四国联盟犹如一个庞然大物,秦、齐、楚结盟是最好的出路。可是齐国乱咬人,一向狼的秦国也趁火打劫,这不是显得楚国好欺负吗?

念及于此,自负的楚王熊横将与秦国、齐国和解的念头抛开了。大不了自己当回苦力,把齐国打得只剩一口气,还能得到鲁国旧地和琅琊郡。也不算吃亏。

“左徒大人也赞成伐齐?”有了主见和底线,楚王说话也有些底气。这等大事。还是先听听心腹的意见。

黄歇感慨一句终于肯征求自己的意见了,可刚才楚王明明还是不大乐意伐齐,现在突然转变,说不定又生出了别的想法。

“王上,现在除了伐齐,已经没有让赵国感兴趣的了。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国力一落千丈,但谁也保不准齐国可不可以崛起。魏国的前车之鉴可就摆在那里呢!”

对于黄歇隐晦的说辞,楚王了然于胸。魏文侯时魏国乃第一强国,其后国力虽然稍有下降但也是各国需要仰仗的存在。等到了魏惠王时,魏国以庞涓为将。横行中原无阻,可是物极而衰,魏国的霸主地位生生被齐国拉了下去。直到齐湣王灭宋后,搞的天怒人怨,五国伐齐,齐国才衰落下去。

如今山东六国以赵国为首,但保不齐齐国也会取而代之。毕竟,论潜力论野心,齐国是最有可能给赵国制造麻烦的国家。从赵国时不时敲打齐国,占据齐国陪都高唐就可见赵国对于齐国的防范心里。如今秦国龟缩不出,赵国无论是为了长久的霸主地位还是扩充实力,齐国都是最好的选择。

“齐国终究太大,人口众多。虽然齐王昏庸,但田单的贤明不容小嘘。况且,赵国本来就是山东诸国之首,再给其三郡之地,更难遏制!”楚王长叹道。

黄歇一下子就读懂了楚王的担心。即使楚王喜好声色犬马,也知道任由赵国这么发展下去的话,赵国将一家独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消灭齐国对楚国短期来说是有利的,但少了齐国,谁也保不准赵国会不会把下一个目标瞄准楚国。楚王在衡量,这个险值不值得冒。

“臣以为,赵国既然想吞并齐国,自然会把田单这个因素考虑其中。”田单斟酌地说道。

“黄爱卿,你认为伐齐一事,是否可以把燕国拉入其中?或者,韩国?”楚王突然说了这一句话。

黄歇低头不语,楚王想这么做,肯定是不想赵国一家独大。有了其他国家的加入,楚国一方面可以减少损失,另一方面狼多肉少,无形中削弱了赵国的实力。毕竟,齐国就那么大,三个国家分的肯定比两个国家分的少。甚至,楚国可以在分赃的时候做些小动作,把疆界搞的混乱不清,浑水摸鱼。

之所以没有没有提及魏国,那是因为在关系上来说,燕国、韩国跟赵国更亲近一些。楚国可以想方设法把他们作为和赵国的缓冲。

“臣以为,此事燕国应该会同意,韩、赵怕是难以答应。”

黄歇叹气,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依照韩王然的那股聪明劲,在齐国得一块飞地。给赵、楚两国当缓冲,韩国怕是没有这种觉悟!至于赵国,也没有这种无私的共享精神。

楚王熊横却是觉得大有可为,不过是试试而已,说不定有意外的惊喜呢!当即言道:“黄爱卿,事在人为。权且替寡人劳心,爱卿的功劳寡人是不会忘记的。”

眼下之意是只要黄歇办成了这件事,封君封侯高官厚禄少不了,黄歇沉吟一下也只能应了下来。

当黄歇来到新郑的时候,已是九月下旬,天意正凉。农忙过后,韩王然按照当初的计划,下令分批召集农人编练新军。这个时候先期培训的常备军就发挥了作用。古之名将,指挥大军如臂指使。军队若想打胜仗需要注意许多因素。例如军心、士气、地形、方阵、士卒的勇武等等。韩王然却是归结于两点,纪律和后勤保障。

一支军队最忌讳的就是毫无斗志和凝聚力,纪律可以解决这一点。韩国的军纪在诸国当中算是松散的了,这也是最急需改观的地方。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只要赏罚分明,谁人不愿效力,谁人不敢效力。

韩王然深得其中精髓,在两个月的训练当中。士卒们发现军功的获取不仅仅来源于战场,如果是训练里表现突出。比如在全军箭术比试里跃居前十名者,实授田十余亩到百余亩。这可是可以传给子子孙孙的重赏!对农人来说,钱财都想虚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土地才是最真的。

如果你担心有箭术精明的军官和你抢功,大可不必。像箭术、近身肉搏等武技的考核,什长以上的的军官是没有资格参与的。这摆明了就是给普通士卒一个赚取奖励的机会。

如果你对这些不感兴趣。也可以报名和往常需要仰视的伯长、属长、千人将们同台竞技。至于比试的科目嘛,当然是指挥。只要你觉得之前是怀才不遇,想要一试身手,那大可勇敢站出来。这些日子,已经有十余人获得将军的赏识。被送到军学院学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