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没多复杂,几句话就解释清楚了。
姜虎洗完手,就准备帮忙烧火,一起做饭:“二娘你做的对,这事儿先这样,过几天咱们就去镇上吧。”
正在舀米的二娘动作一顿:“这么快啊?”
姜虎点点头:“毕竟老大读书更要紧。”
二娘便不再多说什么,而是认真准备今天的午饭。
至于谢婶子会不会在村里说什么,他们倒不是很在意。
这件小插曲,并没有在姜家掀起什么波澜,除了最开始小米自己吓自己,之后还是该干嘛干嘛。
小米和姜威两人的生辰,在正月下旬,只有半个月时间了。
元宵节的前一天,姜虎特意从镇上买了好酒好菜,然后叫了村长,还有刘阳一家到家里来吃饭。
嗯,刘阳是一家人,村长只是他一个人。
临出门前,村长媳妇笑逐颜开:“要说,肯定是二娘他们想通了,听进去我之前说的那些话了。”
这事儿要是成了,少不了的谢媒钱呢。
虽然这几年家里条件好多了,但谁会嫌钱多呢?
也是村里没有跟姜裕同龄的丫头,否则的话,哪里轮得到外村的人啊。
姜家现在可以说是整个福安村,最好的人家。
别说是姜裕了,就是魏子昂,也有不少人惦记着。
倒是姜小雪,一直没人敢说什么,毕竟几年前,姜虎误会有人想要给小雪说亲,可是发过火的。
这事儿借由刘阳的口,可是村里人都知道。
村长听到自家婆娘的话,完全没有反应,甚至还白了她一眼。
“就你一天事儿多,人家姜裕现在好歹也是读书人,你以为随便塞一个乡下丫头,他就要啊。”
谢婶子瘪瘪嘴:“说得好像姜裕就不是乡下小子一样,再说了,那姑娘的娘跟我说了,姑娘勤快得很呢,哪里不好了。”
村长摇摇头:“人家说什么你就信,真要是那么好的姑娘,会上赶着,不成亲也要着急先跟着一起去城里?”
“要我说,指不定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巴上姜家,好一家人都跟着那姑娘去城里呢。”
姜家现在确实是村里大户没错,前两年姜裕还没去城里,还没考上童生的时候,附近十里八乡,家里有姑娘的,确实有人打主意。
只是去年姜裕去了县城读书,短短半年就考上了童生,看那架势,过几年估计还要考秀才呢,大家就稍微歇了点心思。
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也还是有些人觉得,趁姜裕现在还没考上秀才,先把女儿嫁到姜家,难道他还能考上秀才就休了不成?
这种事情,私底下不少人打主意,只是姜家平时少与人走动,这话很少传到姜家罢了。
他是个村长,这几年也经常跟周围村子走动来往,很多事情,自然比姜虎知道的多。
所以当自家婆娘,说有人要她给姜家老大说媒,还有很好的报酬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事儿没那么单纯。
只是他劝了几次,劝不听,就随她去了,他可不觉得别人说什么,姜家就信什么。
上次自家婆娘从姜家回来,他就更加确定了。
所以这会儿听媳妇又说起这事儿,便有些不以为然。
不过很显然,谢婶子不这样想,她哼了一声:“你知道什么,现在那姜裕不小了,万一他娶了县里的姑娘怎么办?”
村长:“娶就娶呗,人家有那本事,你还能阻止不成?”
杨婶子恨铁不成钢:“你懂什么啊,要是人家不回来了,或者他岳父那边知道小米是小福星,把一家人都借去县城怎么办?”
“你也不想想,咱们福安村这几年,都是靠着小福星,才比周围村子好,咱们在外面腰杆儿都挺得直些。”
“要是小福星被姜裕的岳父他们接走了,我看你怕是连这个村长都当不下去了。”
杨婶子越说越气,最后更是气得直瞪眼,好像这些事已经发生了一样。
本来不以为然的村长,听完婆娘的解释,也是眉头紧锁:“没那么严重吧,姜家现在家大业大的,怎么可能说走就走。”
“这不是以防万一嘛,明天元宵节,不出意外的话,再等两天,姜裕就要走了,姜家今天找你吃饭,肯定就是为了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