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这位是交大中文系的杨振云教授。”方长青说着,才想起来忘了给两人相互介绍。
“杨教授你好,我叫秦歌。”秦歌恭敬的弯腰行礼。
“哈哈,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你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和《采莲曲》写得很不错啊。我对你这散文也是很期待,来,我们到我的办公室,边喝茶边聊。”杨振云笑着拍了拍秦歌的肩膀。
秦歌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方长青,又看了看杨振云。
“哈哈,自己看。”方长青看着秦歌有些疑惑的表情,将手里的报纸递给了秦歌。
秦歌这才想起来,今天不就是三月四号星期天吗?也就是方长青保证的《世界上哪个最遥远》的距离和《采莲曲》登《青春报》的日子。
接过报纸浏览了一下,果然是二零零一年三月四号第十一期的《青春报》。秦歌接着往下看去,这一看却被震惊得不轻,因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居然是这期青春报的头版,整个背景就是他们月考作文题的那副图。
秦歌惊讶的睁大了眼睛,饶是他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首诗有着绝对的信心,他也没想到这首诗歌能成为这期《青春报》的头版头条占了很大的一个版面。
这!
秦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对于他来说真的是一个天大的惊喜,要知道《青春报》可是一份日发行量达到200万份的全国性阅读刊物啊。
是一张以青年视角反映时代,面向社会最活跃人群的综合性日报,订阅量名列全国第四。能排在《青春报》头版的文章一般都是重大要闻,而且排在头版的文章一般就是当期报纸的主题,后面的所有内容都要围绕着头版的文章来编排。
所以《青春报》的头版基本上就是一些名家的自留地,很少会有新人的文章被拍在头版。
这些秦歌虽然不是很了解,但也略有所知。于是他抬着头,看着方长青,眼神里露出询问之色。
“哈哈,就知道你会是这个表情,继续往下看吧,不过这期没登《采莲曲》,主题不太相符。”方长青仿佛早就料到秦歌会有这样的表现,冲着杨振云笑笑然后对着秦歌说道。
秦歌闻言,接着向下浏览,这才发现自己的诗下面是一篇评论,而评论人的位置上赫然写着:华亭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振云。
“杨教授?”秦歌抬头看着杨振云,目露询问之色。
“呵呵,你的诗写得真的很不错,走吧,我们去喝茶。”杨振云笑着说道,然后往前走去,显然是默认了评论的作者就是自己。
“你知道吧,杨教授可是轻易不给别人写评论的,但我前天一把你的这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传给他,想让他帮忙写个评论,他居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说起来你这次能被登在头版头条还要全靠他,不然即使《青春报》的主编是我的同学也不见得你能上头版头条。”方长青拍了拍秦歌的肩膀向秦歌解释,然后也跟在杨振云后面走了。
秦歌稍微愣了一下之后急忙小跑着追上方长青和杨振云感谢道:“谢谢杨教授,谢谢方老师。”
“呵呵,后生可畏。”杨振云笑着摆摆手,眼神之中对秦歌的表现很是满意,心里想道自己的评论写得是值得的。
“加油!”方长青开口道。
秦歌郑重的点点头,跟在两人后面。
……
华亭市,静安区阳光花园三栋二层16号。
“爸!你来看,今天《青春报》的头版居然是一首诗哎。”叶静佳窝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报纸对着正坐在一旁看着电视的父亲说道。
“哦,叫什么?谁写的?”叶弘磊眼睛盯着电视,听见女儿的声音后随意的开口问道。
“叫什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挺有意思的一个题目,秦歌?秦歌是谁啊?”叶静佳向父亲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秦歌?什么秦歌?诗的作者吗?”叶弘磊问道。
“是啊,就叫秦歌,秦朝的‘秦’,歌唱的‘歌’,爸爸你也不知道吗?”叶静佳问。
“秦歌?没听说过啊?”叶弘磊在脑子里思索了一下,发现自己对这秦歌确实没什么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