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科举高中赴京,不正是欢声笑语满京城嘛!”
众人惊叹。
就连二楼,也引起了一阵骚动。
顶层,其中一人点评道:“欢声笑语满京城,此句颇妙。”
申勇听闻,大喜过望。
顶层之人鼓励道:“继续努力,将来莫负了这‘神童’之名。”
“谢大人夸奖,我之后定会加倍努力,不负所望!”
申勇躬身答谢,喜形于色。
回程途中,其余才子看他,满是羡慕。
众人赋诗多首,他的诗词,是唯一得到顶层夸奖的!
“申老弟,厉害啊!”
“年纪轻轻,已有诗才,我不如也。”
黄龙与陈珂,分别赞道。
申勇颇有些沾沾自喜,笑问:“仲兄,我这诗怎么样?”
“不错。”
董仲回答。
比起之前那些不堪入耳的诗词,申勇的诗词颇有水准。
笔墨生香,足以说明。
只可惜,此诗才气过少,难以出纸。
未能达到及县的门槛,自然也算不得才气诗。
“只是不错?”
申勇皱眉,有些不悦:“仲兄科举作了两首才气诗,眼界高也是自然,这一点我确实不如。”
董仲听闻,摇头不语。
事实胜于雄辩,等他赋诗之时,自有公论。
申勇之诗,远胜之前诸多诗词,大有碾压之势。
此时上去,若无法作出上佳诗词,便不是展露才华,而是自取其辱了!
一时间,院落中竟无人上前!
“看来,申老弟你的诗词,给了大家很大压力啊。”
黄龙笑侃间,缓步走出,:“既然大家都不出手,那就由我来承上启下,再作诗一首罢。”
“是探花郎!他选这时候赋诗,莫非有必胜把握?”
“此时赋诗,若不及那位申神童,只怕沦为笑柄。”
“黄探花可是黄圣后人,此时出列,定是胸有成竹!”
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但身为本届探花,又来自于黄圣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