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大明从最牛皇叔到科学圣人无广告 > 第173章 朱元璋 我的心在等待(第1页)

第173章 朱元璋 我的心在等待(第1页)

朱四维闻言皱眉沉思,说实话,他以为在他于燕云搞出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就会有当世大儒或者那些读书人跳出来,但是出乎预料的是,儒家竟然沉默以对。

要知道公务员考试将儒家的四书五经从考试内容里剔除出去,这对于上千年来一直处于超然独尊地位的儒家来说,肯定是奇耻大辱,以儒家的做派,不可能忍气吞声。

所以,就算道衍不说,朱四维也知道儒家肯定在准备大招。

毕竟他现在身份特殊,等闲小手段还动不了他这位当朝皇叔大明靠山王。

道衍见朱四维沉默不语,还以为他不以为然,顿时急了:“王爷,儒家之所以能上千年来成为第一显学,其他派别莫能与之争,盖因朝廷以儒学取仕,所以上到宰辅下到小吏,天下官吏皆是儒生出身,势力遍布国家的角角落落,从朝堂到乡野,拥有无与伦比的话语权,久而久之,在这种环境之下,百姓也打从心里自发地尊崇儒家。可以说以儒学取仕是儒家保持长久不衰的根本,现在王爷这里却出现了将儒家典籍从取仕制度中剔除的苗头,那些儒生儒官怎会坐以待毙?贫僧估摸着,接下来可能会出现很多关于王爷你的非议,他们要绑架民心,以民心迫圣心!舆论的力量不能小觑,王爷须得小心防备!”

朱四维点点头:“舆论可以影响民心民意,这一点我清楚得很!”

笔杆子能杀人的例子古往今来数不胜数,最典型的恐怕就要数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了。

武大郎本名武植,身高七尺,相貌堂堂,人家本是阳谷县县令,为官清廉能干,跟水浒里那个三寸钉卖炊饼戴绿帽的矮矬子天差地别。

他老婆潘金莲也长相娇美,还是邯郸知州的女儿,纯纯的大家闺秀,嫁给武大郎以后,持家有道,相夫教子,以贤惠名闻乡里。

可惜这一对恩爱夫妻就是因为朋友恶意报复,编造武大郎和潘金莲的谣言,还把阳谷县的泼皮西门庆扯了进来,给三人编造了一段集齐桃色和谋杀的风流韵事,老百姓对这种事本来就喜闻乐见,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的故事瞬间爆火,以至于留下千古臭名,至今无法消除。

实在是比窦娥还冤枉!

不过论对舆论的重视和运用,哪个朝代能比得过后世?

所以,大不了就先来一场舆论战!

道衍见朱四维脸色平静,暗暗纳罕:“王爷真就不担心?”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说了,我跟你说过,我们迟早要跟儒家开战,这可不是低调蛰伏就能避免的!”

两人正说着,突然后方发生了骚乱。

朱四维骑着马过去一看,发现是他特别收养的一帮蒙古孩子之间发生了冲突。

这些孩子都是他从大都的蒙古俘虏里挑出来的,年纪都不大,最大的也就十一岁,是一个名叫把都帖木儿的少年,最小的刚出生两月,还需要人抱着,名叫马哈木,是王保保的心腹大将浩海达裕的儿子。

这些孩子朱四维在大都已经培养了一段时间了。

他收养这些孩子自然不是母爱泛滥或者圣母基因作祟,他是要给这些孩子从小就灌输汉化教育,等长大以后投放到草原上去的。

所以朱四维特别给他们请了老师教授汉文化,他自己亲自做思想教育,然后还给这些孩子请了语言老师,学习蒙汉双语。

看到朱四维过来,这些蒙古孩子以及照顾他们的几个汉人妇女,立马齐刷刷跪了下来。

“吴允诚,你是班长,说说怎么回事?为什么打架?”

吴允诚是把都帖木儿给自己取的汉语名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