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袁凤应下,叫上袁继勇记录下该补买的食材。田静看了眼圆桌子上铺的白色桌布,以及白色桌布上覆盖的红色一次性桌布,给袁继勇加上了红色桌布的采购。可是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桌布采购只能放在明天早上了。放在明天早上的话,明早要加工菜品,袁继勇肯定走不开了。李惟豪主动接过了桌布采购的活,袁继勇就把酒店用品的地址给了李惟豪。其实,都在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里,不过市场太大,分类后,方向不一样。而且,今晚就要加工的食材,袁继勇只能去超市购买,明天凌晨再去批发市场采购新鲜蔬菜。沈健蓉还是不满意,她家办酒席,为什么还要接待她讨厌的客人?田静安慰她道:“你不是心里憋得慌吗?就直言直语地对亲朋好友说一说。”
“对!”
沈健蓉被劝通了:“我就当着别人直言,我看龚汤涂三家站不站得住?”
沈老爷子叮嘱一句:“实话实说,别明讥暗讽的。”
“还用我明讥暗讽吗?”
沈健蓉不屑地说:“我就把土鳖两个字说出来,就后别人讥笑她的了,她自己明明就是个从乡下上来的大土鳖,偏偏把土鳖两个字放在嘴上说别人。”
沈健蓉拉着田静,把龚家的发展史告诉田静。龚家,不是京都本地人,是建国后跟着进京都的那些军人的家属的家属。这样的拖油瓶,别说融不进大院,也没有资格住进大院。但是龚家要的很简单,就是顺势跟着进京,顺势在京都落户。那时候,京都刚解放,还真的需要大批人口进京。龚家很快就在二环内的一条胡同里买了房子,有房子,又赶上那时候的政策,龚家就落户京都,成了京都人。六十年代时,正直青年的新一代龚家兄弟俩,娶的是他们娘舅家的表妹。因为龚家的娘舅家,当年没有龚家的眼力见和胆色,仍然在老家耕地种田。见龚家真的在京都居住下来了,就挑选了家里的两个漂亮姑娘,来京都继续联姻来了。七十年代时,龚家兄弟俩悄悄地替别人跑腿换房。换房之人想把房子换到离工作单位近一些的地方,却没有时间去打听,就找胡同里的‘能人’帮忙。换房的双方,根据房子的估价补差价,然后去房管所换房本。事情完成后,双方都会给跑腿的人一些跑腿费。慢慢地兄弟俩在这一行内小有名气,改革开放后,龚家兄弟俩组建了房产中介公司。后又组建了房地产公司,从给人跑腿的变成了真正的大老板,那身价和脾气都日益暴涨。龚家妯娌俩受了龚家兄弟俩的影响,慢慢地也就变得狗眼看人低了,遇到外地人总是用土鳖来辱骂人。当然,这妯娌俩的娘家人,也就是龚家的两个娘舅家,也都搬进了京都。那时候,京都户口还没有限制,也落户成了京都人,做起了建材生意。随着龚家的生意越做越大,认识妯娌俩的人也越多。妯娌俩出去逛街,被店员称呼为太太,那更加向电视里的阔太太学习了……“以前,她们妯娌俩就经常被人叫土鳖。”
“后来,龚家越来越富有后,妯娌俩越来越张狂后,大家就不当面这么叫她们了。”
“但是背地里却用土鳖代替她俩,甚至代替她们两家。”
“而她俩却经常趾高气扬地叫外地人叫土鳖。”
“我那二嫂看中了黄家也就是龚家大儿媳娘家的钱,把大闺女嫁进了黄家。”
“没占到黄家多少便宜,反而被黄家借用沈家的名声,在建材行业发展迅猛。”
欧阳雷看了眼沉默的田静说:“那个龚太太说她和她丈夫在静远公司的售楼处见过我,我对他们真的没有印象。”
“不过,既然龚家也是做房地产的,估计是想要拉关系承包静远公司的建筑项目。”
“可别!”
沈健蓉连连摆手:“龚家交上去的项目,验收时憋死你。”
“说不合格吧,他处处都在合格线上。说合格吧,真的达不到验收人想要的理想数据。”
“龚家的楼盘,就只有进京打拼的不明白内情的外地人去购买。”
田静看向欧阳雷:“你明天别答应任何人,模棱两可的话也不行。”
欧阳雷点头。……伴郎伴娘加上准新郎新娘就八个人,李惟新本打算拽着大哥一起坐的,可是他大哥陪着奶奶坐了。他独自一个人,夹在一对一对的男女中间,一点也不尴尬。他看着各自攀谈热络的四对人,眼珠子转来转去。大堂哥看中黎婉珍他知道,这两个伴娘是几个意思?一脸娇羞地和他的小表哥小堂哥聊得‘热火朝天’。“咳咳咳。”
他忍不住咳嗽几声打断别人。‘别人’看了看他,又转脸和他的小堂哥小表哥聊起来。李惟博轻轻踢了踢小弟的‘蹄子’,低声说:“你别捣乱,没有谁会看上一个娃儿的。”
娃儿?李惟新瞪了眼二哥,他是娃儿吗?他都19了。李惟博摸摸自己的脸:“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成熟的男人最有魅力。”
看不起他?李惟新对二哥扬了扬拳头,见于子愉转脸看了过来,他立刻放下拳头:“嘿嘿,二嫂。”
于子愉对他笑了笑,转脸又和李惟博说话。又只剩下李惟新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他干脆陪奶奶去了,哼,奶奶是不会忽略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