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夏臻语气肯定地回答。“国外住在北方的家庭,家里几乎都装有壁炉,用它烤火,比烧炭盘安全多了。”
“至于上面的热水装置,跟灶里的盘肠壶差不多,水烧开后可以直接装进暖水瓶里,连烧水的事都省了。”
所谓盘肠壶,就是用一根圆圆的空心铜管子,盘成一口锅大小,安装在锅的下边,上面有一只两升大小的水壶,安装在灶上两口锅的中间。
烧饭炒菜时,水壶和管子全部加满水,水受热后自然对流,直到开烧开。
只要把盘肠壶里的水舀起来灌进热水瓶,就有开水了。
正常家庭做一次饭至少能灌一暖瓶开水,中晚两顿两壶水,足够一家人饮用了。
他打算把壁炉上面的水箱,打成倒凹字形。
这样往凹字中间的缝里塞柴烧火时,周围和上面同时受热,热水的速度就会快不少。
趁时间还早,夏臻出门找白铁皮匠,说了自已要打东西的形状。
至于水箱的容积,他考虑到用水量和使用频率,决定打50升就差不多了。
顺便让他装好进水口和出水口笼头。
至于安装和接水管的问题,得找专门修自来水的师傅,一般每个街道总会有类似的师傅。
每年冬天的时候,如果水管没有保护好,结冰出不了水,或者管子冻裂了漏水,就需要他们来修理维护一下。
夏臻晚上接连走了四处地方,才把需要做的事情全部安排好。
师傅们都很客气,愿意放下别的工作,先帮他做事。
原因很简单,他进门时给每人丢了一包烟,还是他们自已绝对舍不得买来抽的大前门。
想要人家心甘情愿做事,没有比香烟开路更好使了。
反正都是于永攀和马万喜送的,他自已不抽,到时最多过年时招待客人,或者拿去送给舅舅。
何况他给的工价,几乎是正常的两倍,谁不想干这种来钱多的工作啊!
耿启中那边的速度也比夏臻预计的要快。
第二天中午,要招的缝纫师傅就差不多齐全了。
至于缝纫机,则更简单了,大多数人家里本身就有,直接抬过来就可以用。
至于加工地点,位于龙山脚下一处废弃的旧厂房内。
就是房子很久没有收拾了,加上窗户也有多处地方漏风,站在里面,每个人都冷得瑟瑟发抖。
耿启中见这样不行,干脆让人抱了几捆干柴,直接在车间中间的水泥地上烧起火堆。
这样一来,房子顿时暖和了。
过来接电灯的师傅,干活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最后让大家把缝纫机沿着火堆围成一圈,虽然隔了一米远,依然能感受到温暖。
等木柴烧得差不多了,又放进几块大柴进去。
这时候温度已经很高了,不用在用大火,只要保持有火在烧就足够了。
至于裁布车间,放在一间和仓库连在一起的密闭房间里,因为吹不到风,倒不觉得寒冷。
经过半天鸡飞狗跳的准备,第三天所有人就正式开工了。
夏臻第二天依然在家里考虑壁炉的事,没有去管耿启中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