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妮可的出海有各种限制和问题,但并不妨碍大伙对这艘万吨巨轮出海的憧憬和欣赏,尤其是在十二月初的那天早上八点,妮可号的第一次出航吸引了红楼里的所有人,这天上午,其它几个队伍甚至要求全体放假,因为大伙都想跟着船员们上妮可号,体验一下乘坐万吨轮出海的感觉。
顾船长和总务协调委员会立刻答应了大家的请求,因为对于红楼里的绝大多数人而言,这个体验是生平第一次。
因此,这次出航成为大家的一件盛事,出海的那天也变成长期艰苦劳动之后的人们放松度假的节日,当然了,除了被分配到轮机舱的哥几个以外,乘坐巨轮出海巡航的确是一件很爽的人生体验。
于是所有人,包括九十三位穿越者外加两位母亲襁褓中的婴儿都上了轮船。
穿越两年了,大家在新世界终于坐上了可以移动的妮可号,遨游在新世界的大海上,那种兴奋的确让人难忘,就当是一次豪华游轮出海旅行吧。
当然,这也是唯一的一次,此后,大伙再也没用把乘坐妮可号出海当成坐游轮出海观光的活动了,因为,有不少居然人晕船!
三个小时后,意犹未尽或者狼狈不堪的人们终于回到了红码头,一共有十几位晕船穿的人士,其中居然还有航海学员!
这让顾船长有些忧心,乘坐四平八稳的万吨轮都要晕船,那还得了!以后基本上都是帆船出海呢,天哪,那还怎么出门啊?
好在大多数航海训练班的学员们没有晕船的,不然的话,那就真的令人头疼了。
当然了,对于航海训练班的学员而言,乘坐万吨轮出海巡航的爽只是一时的,在随后绝大部分航海训练时间里,他们的训练一直是在骄傲号上进行的。
不过,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仍然有一大群不明就里的非航海训练人士也在下午上了骄傲号参加出海体验,但这一趟出海下来,使得不少人对上帆船出海巡航的热情大大降低,原因也是晕船。
毕竟帆船航行和万吨轮相比,从舒适的角度上讲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很多人体验了一回后就唯恐避之不及了。
哪怕是微风小浪的海面,这种平甲板式的飞剪帆船,从设计上讲就为了增加航速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稳定性,哪怕是排水量千吨级的大型帆船,一旦跑起来,在海面也上下起伏得十分厉害。
当时,一个下午的巡航下来,骄傲号上的一船人居然有半船人在晕船,船刚刚离开红码头一个小时,不少人就在甲板上吐得稀里哗啦的,早饭午饭全都吐得干干净净,这还罢了,让顾晋李三多感到事态有些严重的是,航海训练班的学员里不仅晕船,还恐高,他们不敢爬上桅杆上面的瞭望台。
好在上帆船实操是大多数年青人、特别是高中生们心中期盼已久的事情,这些未来的海员们船长们并没有打退堂鼓,哪怕是晕船加恐高,他们也从来不叫苦,都尽量忍着。
然而在顾船长看来,晕船恐高这两个毛病是必须克服的,医务室里虽然有抑制晕船症状的药物,但显然大家不能指望这些数量有限且严重怀疑已经过了有效期的药物。
因此未来想要治疗学员们的晕船恐高,除了希望医生们开发出新药以外,顾晋的对策既粗暴又简单:暂时打乱分队轮班制,让所有晕船恐高的学员连续几天都上船参加巡航,目的是强制让他们的身体去适应船舶的摇摆颠簸,晕船恐高这些毛病是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叠加,花时间适应就是终极解决办法。
一句话,对于身体和心理的适应性而言,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
而且这些学员们居然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的,全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一点倒是让原本有些担心的顾船长有些欣慰,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其实,顾晋还希望那些非船员人士多多上骄傲号体验的,因为今后帆船很有可能是大多数出海旅行的必选,苦是苦一些,但人人都需要体验并适应这种旅行方式,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顾晋发现那些自愿来骄傲上体验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顾晋对此也没辙,因为他不可能强求那些不是学员的人上船体验。
不过,作为航海训练的领头人,顾晋必须全面周到地考虑现实需要,他认为,其他人可以不上船体验,但医生们却不行。
因为海上航行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决定了船医是远洋航行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岗位。
很快,在几天后的一次例行全体会议上,顾船长提出应该让医生们也轮流上船适应一下,出海的船医是船上必须配置的岗位,而船医的人选无疑就是这些医生们。
对于顾晋的要求,医生们自然没有话说,他们认为上船适应适应也的确是应该的,然而几位医生嘴上说的都不错,但就是没有人毛遂自荐上船。
医生们早都知道了,帆船航行真的不容易,那种颠簸劳顿一般人是受不了的,所以医生们在体验了一两次后,就不去骄傲号上体验航行了,理由是现在的青霉素研发进入关键时期,而且我们正在研发晕船药,现在很忙。。。。。。
好吧,这的确让顾船长有些着急,船医是出海必备的人员,几个月后就要正式出海了,医生们不来训练可不太好。
但对于医生们的缺席,大伙一直都没说什么,其实,这五位医生加护士徐柔,在这个穿越群体里一直以来就是个相当受照顾的群体,从来没有人对医生们说三道四。
徐柔是女士当然要受照顾,何况她现在还怀着身孕,而医生们除了偶尔在老王老朱的日常田间管理和养殖场干一些杂活外,他们经常被排除在诸如野外勘探考察、建设工地施工、挖矿采料等重体力活之外。
尽管在前一阵子土建施工和农活非常紧张的时候,他们也参加劳动,不过在多数情况下,重体力活大家也是不让他们干的。
一是现场的确经常有一些小伤小痛需要医生们出手治疗,二是大伙认为他们都是宝贵人才,都觉得医生这种职业跟自己的专业有些不一样,咱们再怎么学习,也不敢开刀动手术,这得经过特殊的专业培训,不是人人能做的。
所以医生们是人才难得,而现在又没有什么大的急迫事情,所以众人认为医生们还是去研究医术什么的比较好,要不然搞搞制药研究什么的也行,毕竟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医生们的存在就是自己的一个人身保障——最起码从心理层面上是如此。
所以大伙好像都有意无意地替医生们担当了日常的体力活,当医生们觉得不好意思跑来抢着干体力活的时候,大伙都会说,这里多你们几位少你们几位也不起多大作用,各位只要负责好大家的医疗保障就行了。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