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圣裁!”
随着老者话语刚落,天空之上便如同下雨一般飘落来一块块令牌,大家都有经验,不像童生试那般还有人躲避,这次大家都静站原地静候。
只是眨眼间,令牌便飘落了下来,然后悬浮到了每个人胸前。
触手微凉,闪闪的发出青色光芒,神秘而诡异。等白羽熟悉这里的布置后,令牌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好了,你们可以寻着脑海中的记忆,去往自己的考场了。”
众考生纷纷散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考场。
同镇文院一般,州文院亦分为一正院九个副院,其实文院的规模布置都一样。同样是孔正院,孟、墨、法、名、纵横、兵、阴阳、杂、医九副院,然后正院下设一个考房,其他副院每个都下设十间考房,每间考房又可容百人。
因为考生极少,所以每人一间考房。白羽在孔正院。在进考房时,门口的监考人员拿着一方印玺朝着自己脸上一扫,一道青光闪过,才放自己进去。显然是确定自己的身份。
待白羽座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之时,监考人员已经开始发纸墨笔砚了。
举人试,什么都不许带,只要自己本人进去便可。一来是为了防止作弊,二来是为了显示公平公正。
很快,考房里便想起了白羽轻缓的磨墨声。磨墨是孔圣至今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是文人修士的必修课之一。不会磨墨,还谈什么读书人?
磨墨,要轻而慢,要保持墨的平正,在砚上垂直地打圈,不能斜磨或者直推。还有,磨墨用水,宁少勿多,墨浓了,再加水磨浓。磨墨要用清水,墨要磨得浓淡适中,不要太浓或太淡。
没多久,监考人员便拿着一叠厚厚的试卷走了进来,然后发给了白羽。
看着到手的三十多张试卷,白羽没有立刻答题,而是先翻着把所有试卷都看了一遍,确认没有漏印之处,才开始审题答卷。
因为毕竟是人工印刷的试卷,难免有漏印少印的地方。还是要先检查,检查无误之后再答题。提前发现,也好提前调换试卷。如果一发下来便抢着做,而又正好点背碰到有漏印的地方,可就惨了。你想想,做到一半,突然发现自己的卷子后面没有题,那得多着急。而这个时候试卷可能已经统一交回了,想要调换试卷,怕是要耽误不少时间。
举人试,分卷试和实战两方面。卷试,分为三部分,基本和秀才试中的一样,只是考得深了许多,范围广了许多。分为二部分,古典名流、择题赋文。古典名流考的是九流中的经典著作,无非就是默写、解释。择题赋文,就是根据给定的范围或者题目作诗词,写文章。
这些,都难不倒白羽。
沾了一点墨水,白羽便一字一句的在试卷上答了起来。
渐近的,白羽写下的字,在试卷之上发出了极盛的青色光芒,如同小型的探照灯一般,照亮了整个考房。
四个监考人员顿时一惊,他们都是圣庙派下来的监视人员,亦是举人出身,自然有点眼力劲。这是书法练到大成,字字宝光的境界!
他们都已经在书法修为上淫浸了十余载,也未曾达到这般境界,而看白羽的年龄,不过刚刚成年而已,竟然已经书法大成?难道他从娘胎便开始练起?几人纷纷猜测。
要是让他们知道白羽不过练了八年时间,还不得活活吓死?
毫无任何阻碍,白羽如同横扫一般,做完了古典名流,当然,涉及人性恶善论,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
午时到,钟声悠扬,响了起来。
如同秀才试一般,这一声代表正午已到,考生可以开始用膳。
把试卷放在一边,白羽静等送饭的仆役而来。白羽听说举人试的食物比秀才童生的供给好很多。
很快,三张烙饼和一碗清水,摆在了白羽的桌子上。
白羽欲哭无泪,还是老三样?真尼玛没创意!
艰难的吃完后,白羽没有立刻再答题,而是把做过的十五张卷子拿出来,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白羽才决定继续进行答题。
择题赋文,两篇诗作、两篇词作、两篇文章,都是一篇设定范围,另一篇自由发挥。这次考试的时间,为两天。白羽觉得,自己有一天就足够了!前世古人几千年的结晶都在脑子中呢,还怕个毛线?
以春雨为背景,写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