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帝王师刘伯温烧饼内容 > 第37章(第2页)

第37章(第2页)

朱元璋对徐达说:“你是跟着我一路披荆斩棘过来的,好不容易混到这个地步,不要被那些狗才毁了你。你要好好管束他们,否则,不但他们后悔,你也有后悔的一天。”

徐达听了这些话,惊出一身冷汗来。回到家中,官服都不脱,就把下人们集合起来训话,而且还杀了几只鸡儆猴。

刘伯温早就说过,帝国的敌人就是触犯法律的那些人。而敢于触犯法律的人必然是自以为有实力的人。这种人,一旦放纵之,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这种警告,对当时的朱元璋来说,所起的作用并不大。朱元璋不是哲学家,他理解不了深层的问题,他只是知道,他的敌人是那些有兵有地盘的军阀。他虽然经常和他的将军们谈到纪律问题,但只是例行发言。实际上,他根本没有把这样的敌人放在心上,直到他统一中国后,文武大臣们的放荡不羁才让他重拾刘伯温的警告。可惜,为时已晚,例行发言已无法解决问题,只能用屠刀。

刘伯温54岁那年在应天城。应天城阴雨连绵,三个月不见阳光,空气中飘荡着青灰色的雨丝,打湿了他的脸。他伸出手去,手很快湿了,他于是想到了法律之网,后来,又想到朱元璋的敌人。再后来,他站在雨中,进入与雨水合二为一的境界,什么都不想了。

刘伯温就在那魂魄最佳状态中站了好久,突然有人来拍他,他这才从梦幻中跳回了现实。看看雨,感觉大了,扭身回头时,他向南昌(1363年,朱元璋设洪都府为南昌府)看了一眼,心里暗叫一声,不好,南昌有变!

吴王,请速去南昌

1364年年末,刘伯温对朱元璋说:“注意南昌。”朱元璋一愣,说:“朱文正在南昌啊。”刘伯温又说了一句:“那就注意朱文正。”

在刘伯温说出那句话之前,朱元璋从来没有注意过朱文正,注意这个“注意”,在政治圈中,谁要是被“注意”上了,谁就要倒霉。朱元璋心中,朱文正是绝不会倒霉的。这位曾把陈友谅钉死在南昌城下达三个月之久的守城奇才是朱元璋心目中的一颗耀眼的恒星。不过对于那场“洪都保卫战”,很多人都高估了它。我们在前面谈过,南昌城被朱元璋重修之后,陈友谅威力无比的攻城武器——战舰无用武之地。陈友谅在南中国的崛起,很多时候靠的是海军。他是个典型的偏执狂,过度地重视海军在他心目中的优势。朱文正守南昌城时,只有两万人,陈友谅六十万,但这六十万人攻城的能力很差。朱文正所以能守住南昌城,一是他的确有一定的调度能力——南昌城比较大,他却能把两万人分配合理,能在危机时刻拆东墙补西墙;二是,陈友谅这个对手的攻击力很一般。

朱元璋回想关于朱文正的往事,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洪都保卫战,这场保卫战在他战略上的价值有多大,他心知肚明。可如果站在陈友谅的角度来看,南昌城的得失如浮云,因为他去攻南昌的目的就是为了引朱元璋前来决战。所以,攻南昌城时是否用了全力,只有成了鬼的他知道。这也同时说明,朱文正在守城上固然有天分,可远没有如后人说得那样高。

朱元璋那天在刘伯温的提示下,脸向西南,看向南昌城。他眼前就浮现了一张轻佻的脸,这张脸的主人就是朱文正。

朱文正是朱元璋哥哥朱兴隆的儿子,朱兴隆早死,他老婆领着朱文正四处流浪。朱元璋革命大业稍有起色后,朱文正和他母亲一起来投奔朱元璋。在后来的战争中,朱元璋发现这个侄子虽然任性轻佻,但却骁勇善战。在攻陷应天的战役中,朱文正一马当先,最先冲进应天城,给朱元璋争了很大的面子。朱元璋论功行赏时曾问他想要个什么官。朱文正很懂事地回答:“叔父您真成大业,何患不富贵。先给亲戚封官赏赐,何以服众?”

朱元璋大为惊喜,深为侄子的见解感到欣慰。一定要注意朱文正的这句话,他不是说不要封赏,而是想要最大的封赏。

1363年,朱元璋从陈友谅手中重新夺回南昌后,他心目中守卫南昌的唯一人选正是朱文正。陈友谅未攻南昌城之前,朱元璋就曾收到南昌城一些官员的密信,说朱文正在南昌城不理政事,花天酒地。他们很担心,南昌城在这样一个浪荡子手中会不会再次丢失。使人惊骇的是,当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兵临南昌城下时,朱文正来了个超级大变身,推开酒杯,踢开怀抱里的女人,梳洗打扮一番,然后调兵遣将,聚精会神地守起了南昌城。

如你所知,他守得很好,洪都保卫战几近于完美。

陈友谅从南昌城刚撤军,朱文正就脱掉了战袍,穿起当时世界上最精致的丝绸长袍,用他那双还有血腥味的手端起酒杯,搂起美女,载歌载舞起来。

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生死相搏时,他在南昌城中醉生梦死。即使和他最亲近的人都看不懂他,在平常时期,他是个花花大少,而一旦到危机时刻,他马上就能进入救世主的角色。如果说,朱元璋是深不可测,那么,他的这个侄子朱文正就是变化无常。你能按朱元璋的逻辑猜出他下一步要做什么,但你永远猜不出朱文正的下一步。

鄱阳湖之战结束后,朱元璋并没有对任何人进行厚重的赏赐,他从未想过朱文正会质疑他的这一行为。因为在他心目中,朱文正很识大体,他当初那句拒绝封赏的话就是明证。

刘伯温在鄱阳湖之战后曾提醒过朱元璋,让他注意一下在这场战争中的无名英雄。这些无名英雄当然不是漂浮在鄱阳湖上的士兵,而是未参加鄱阳湖之战,却对鄱阳湖之战有着卓越贡献的人。比如在武阳渡驻扎的部队,他们未发一枪一弹,却震慑了陈友谅不能南逃;再比如朱文正,如果不是朱文正拖住陈友谅,朱元璋就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朱元璋却说:“陈友谅来攻南昌城,就是要和我决战的。即使他攻陷南昌城,也会到鄱阳湖中来。而我们在长江到鄱阳湖的沿线都布置了重兵,也就是说,朱文正的功勋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大。”

这成了他在鄱阳湖之战后未对朱文正封赏的心理依据,他一厢情愿地认为,朱文正能理解这件事,朱文正对这件事是超然度外的。

朱文正不能超然度外。鄱阳湖之战的后期,陈友谅派人来南昌城劫粮,他在击退敌人后,曾洋洋得意地问他的部下:“你们说这场战争功勋最大的是谁?”

他们的部下知道主子要的答案是什么,异口同声地说:“是您。”

朱文正很不客气地接受了这个答案,说:“我拖了陈友谅三个月,叔父才有时间作充足的准备,我现在又断了陈友谅的粮道,他成了无本之木。你们瞧,这种功勋,光芒可与日月争辉。”

在他意识中,他认为自己说得没有错,他希望朱元璋也认可这种说法。因为几年来,他的确没有升迁过,这一次,就是击鼓传花的封赏,也该轮到他了。但他很快就滑进失望的深渊中,朱元璋对他未作任何振奋其心的封赏。

他先是在房间里来回转悠,自言自语,后来就像中了魔一样地大喊大叫。最后,他把自己放进极乐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美女、美酒、最赏心悦目的歌舞和男人们的淫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