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帝国废墟攻略 > 第三十七章远东十国经济新约(第1页)

第三十七章远东十国经济新约(第1页)

宋子文的从政经历开始于1923年,从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开始,直到现在的八年当中,经历了中国最黑暗最混乱的军阀战争年代。在经历了这么多的动乱之后,在他心里已经深深根植了一个想法,就是:在当下的中国,如果自己没有一支武力作为依仗,文人充其量就是一个军阀的扈从、幕僚而已,绝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借着这次币制改革,再顺便成立自己心目中的完全受自己掌控的武装力量,他认为是到了可以实施的时候了。

税警总团就是他心目中能够为自己掌握的新派军队武装,不仅能大幅提高自己在民国中央地位,也是能为国家军事发展提供的一种先进范本。看在他为自己在国际上博了一个大面子,成为“经济国联”的发起国领袖,荣耀顿时盖过广州蓄谋分离本党叛乱的汪精卫这几件好事的面上,蒋介石对他提出的成立财政部直辖的“税警总团”一事,还比较宽容,一番不算很深的察问后,就同意下来。

宋子文拿到了老蒋的这个许诺后,片刻也不耽搁,立即招来了辛昕,把与老蒋交涉的结果,告诉了他。辛昕也是大喜,没想到这次来南京,本是要混个中央的身份,好到欧洲去推销开放方案,顺带做空一把英镑,没成想,还额外把山东划拉过来了,这可是最大的收获了。只要山东一到手,自己这四个人就有了一个地盘,用全省的资源好好发展一番,岂不是有一个不亚于东北的根据之地嘛。兴奋之下,他一口就答应了来南京财政部任职,协助宋子文推行币制改革的差事,这本就是他这次来南京的目的之一。

既然有了南京中央官员的身份,自然要说个理由给宋子文听,好到欧洲去一趟。他便对宋子文解释了一番道理。这确定金银双本位制的法币改革,还应该得到世界主要经济强国的认可和支持。而得到了主要经济大国的支持,对下一步确定法币的汇率才会变得顺利,并能加强新货币在国内的威望。

在当时,国内的各家私人银行,包括外资银行也都存有大量的存银,如果计划发行的纸币没有得到国际的认可,难免这些银行会趁机炒卖炒买白银,引起银价波动,延宕法币国际地位的确立。一是动摇中央对货币供应量上的切实掌握,二是法币的汇率波动太大,被国际抛弃。这就需要中央银行手上要有一笔巨额的资金,阻击市场上可能的白银投机。

眼下由于辛昕他们策划的“远东经济自由特区”的方案,基本上让西方的各个经济大国都希望出现那种局面,即在同步实施的币制改革中,能够提高原有白银对主要外币的兑换比,就是把新纸币的汇率适当提高,增强中国的购买力,进而能消化更多的西方商品。

这也是一种来自外部的推力,期望白银涨价,但幅度可控。在开放区建设的初期,用同样的钱可以进口更多的西方商品和技术,这是有利于中国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就是中国的出口商品很可能随着货币汇率的提高,瞬间便大幅涨价,从而让中国的出口商品失去价格竞争优势。而这些出口商和工厂,就不会乐意看到中国货币的升值。不解决这个问题,这些利益的受害者就会成为新汇率的反对者。能够预料到,他们将会和一些白银持有者发起抛售行动,冲击纸币的基础。

因此,在推行币制改革方案的时候,就应当事先和世界各国先在白银价格上达成一致,妥协各方的利益,才能顺利推行法币的发行。比如现在的国际银价在o16美元每盎司的地板价上,如果能适当提高到o25美元每盎司的价格,等于将法币的计划币值升值3o——4o,作为向各国预期的一种回报,来获得国外的资金贷款,用以国内的银价平抑基金,那么国内的白银炒家,就不会贸然行动了。如此便使法币的国际地位、汇率,以及国内的稳定发行几个问题都解决了。

经过辛昕的解释,宋子文也明白了是自己心急了,纸币发行如果一开始就遭到阻击,币值一旦持续波动不稳,就会让他的货币改革变成一场笑话。想到此,他就向辛昕问策。

辛昕的意见是:既然这种投机性的抛售不可避免,那么就在新纸币发行时先让币值向上涨一截,正所谓“头戴三尺帽,不怕砍三刀”,在投机卖盘进市后,中央银行就大笔收购卖盘,让币值稳固起来。当然要做到这点,中央银行就必须持有大量的资金,最好是外汇或者外币,去兑换投机卖出的白银。

宋子文对中央银行手里的家底那是比谁都清楚,虽然他认同辛昕的方案,但苦于手中的外汇太少,完全没有把握对付喷涌而出的白银卖盘。辛昕则镇定地提出了“白银平准国际贷款”方案。

所谓的“白银平准国际贷款”方案,就是利用西方国家希望中国币值汇率上升的心理,大量向他们要求国际贷款,用于中国中央银行平准银价,维持币值稳定。因为他们也不想中国的货币币值下跌,减弱了国际购买力。同时,辛昕也把拟设立开发的经济自由特区资金,与这笔平准贷款揉到一起,既能加快特区建设和外资项目落地,也是快速形成税源,扩充偿还贷款的资金能力。

宋子文对这种一石数鸟的打法是叹为观止,心服口服了。这一连串的计划是环环相扣,连接紧密,把不同的情况都加以了考虑和应对。如果能够顺利实施下来,个人在这次根本上变革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币制的改良中,可算是居功至伟了!

他甚至在心里怀疑过提出这个方案的辛昕个人的出身,这不是天才谁是天才啊,难道仅靠美国那所新成立的斯坦福管理学院就能教出来吗,如果不是在金融经济界浸淫多年,怎么能对这样一个堪称世界级的复杂问题驾轻就熟呢,除非是个妖孽。

果真,在随后的几次分别与美、英、法、德、意五个大国的谈判中,辛昕提出的平准贷款迅速得到的各国的赞同和理解,认为这是中国币制改革和开放区建设必有的稳妥之举,各国也乐于见到中国政府充分挖掘国内投资和消费能力,加大对世界过剩产能的吸附作用。最后,素有欧洲“商业先驱”的荷兰、比利时两国也跟着眼热起来,主动表达了参加国际贷款的兴趣。等到辛昕具体提出了尽可能详尽的开发特区预算和赢收预估后,总共数额达到11亿美元的国际银团贷款就基本敲定下来。

这笔贷款将由各国银行提供,由这几国的政府给予担保。实质上这笔大额贷款几乎上升到政府间贷款的性质,数额之大,超过了中国政府的预估,贷款期限也达到十年,几乎可以称作中长期贷款,利率也适中,年利率为42,甚至低于西方对远东发达国家日本的常用利率水平。

这样,由辛昕提出的,当初只是为了修正宋子文的币制改革计划,最后变成了一个庞大综合方案,竟然产生了如此超出想象的利好。什么国际响应,中国市场地位提高,远东经济新协定,中国币制改革得到国际支持和帮助,中国的工业化来日可期等等,怎能不让方案的始作俑者辛昕和宋子文大为开怀。

两人还约定,在经济特区建设初见成果时,再推出进一步的币制终极改革,到那时,两人将联手再次推高白银价格,利用白银炒卖的收入,置换成黄金,最终把白银缩减到不超过三成的比例,实行以黄金为主,白银为辅的复合本位制。

宋子文高兴的是,作为资深的银行家,对能够实际操作一次投机买卖的渴望终于可能实现了,而且还是以国对国的高度,人生还能有几次这种激动人心的金融搏杀啊!。而辛昕高兴的是,这种计划中的白银炒卖行动,可能和美国那个祸害了中国经济、打断了民国“黄金十年”的《白银法案》在时间上重合,那么这次,将由他辛某人来狠狠教训一下美国人吧!

既高兴又失望的人是蒋介石,他原来看到他的理财大臣宋子文和辛昕只用了一番编造概念的手段,就把世界上的各主要强国都诱入彀中,轻易就同意向中国贷款11亿,按照1美元兑换24银元的现有汇价,几乎有26、7亿银元之多。这要是买成枪炮,几乎可以吧中央军扩充1o倍,如此一来,试看天下谁又能是他蒋某人的对手!

可惜,来自后世的辛昕对他热衷于用内战的手段消灭政敌的做法十分反感,在贷款议定之初,就引入了贷款监控的管理制度,建议由各国银行家和国联官员联合组成监督贷款使用的“管理委员会”,最大限度地阻止了老蒋的染指。因此老蒋在这件事上,就只得到了远东新经济发起国领袖的荣誉,至于要打这笔钱的主意,门都没有!

对这件闹出世界级响动的大事件,最不爽的就剩下被排斥在计划外的中国汪精卫和邻国日本了。孙科汪精卫在计划一公布,就知道自己变成了空喊口号,争权夺利的反派角色了。南北舆论逐渐开始集中转向南京那边提出的国家经济建设方案,以及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关注,而对于国民党内部的党统争夺再也没有多少兴趣了。广州的失落感越来越强,直至他们内部也开始了意见分歧和态度弱化,渐渐开始离心离德起来。

被有意冷落在一旁的日本,心里是打翻了醋坛子,酸意满满。于心不甘的日本人起初跑来,也照单复制一份同样的计划,想放在两广推行复制,即使把未来两广的经济发展权益抓在手里,同时也变相支持孙科汪精卫的分裂计划。但由于日本人的私心太重,自作聪明地单方面要广州政府放弃对日本商品的进口关税,而对两广的出口却只是象征性地下降一点,明显是要把两广当作日本产品的倾销地和原料市场。对于这一点,连汪精卫都认为日本人这时是在坑害他,他只要一签这份合作协议,就坐实了卖国的罪名,不需老蒋对他怎样,自己立时就会身败名裂,彻底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

这些由日本人复制又做了有利于自己修改的开放发展条约草案,被中统的特工偷了出来,并公布于众,一时间日本人企图分裂中国市场,支持分裂势力的险恶用心暴露无疑。随后被中外媒体大加挞伐,引起了欧美国家集体厌恶和提防,纷纷发表委婉的警告,要日本人不要阻碍中国开放市场融入世界经济链条的计划。在国内,日本人想要永远保持中国虚弱、分裂的国策,引起了中国工商界和教育文化界的口诛笔伐,仇日情绪高涨起来。

日本人这下在中国的形象被弄了个灰头土脸,丑恶不堪,最后只有悻悻离开两广,抛弃了汪精卫。转头厚着脸皮到南京向老蒋抗议,说自己自己遭到了中国的无妄抵制。出于平衡的心理,也避免惹怒这个强盗,在老蒋的干预下,宋、辛两人心不甘情不愿地才接纳日本进入九国经济新约,变成了最终的《十国经济公约》。    。看小说,630book。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