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小鲜肉、小花们多学学,什么叫社会公众人物,葛老师社会责任感爆棚啊。”
……
评论区充斥着大量夸赞葛雾的人,说他是娱乐圈的良心。
五分钟后,热搜第二也换了,本来是一个女艺人的艳压通稿,换成了新的词条,也跟葛雾相关。
#葛雾试水网文,几个小时狂揽几千万打赏,数字还在增加,一天有望突破1个亿#
里面有不少内容指责葛雾收入过高的,贫富差距大的,不应该给这么高的报酬云云。但很快就被其他网友用捐款的事来打脸。
第二条热搜里的评论本来就是冲着葛雾去的,想把他给定死为“捞钱艺人”,用赚钱速度来博取舆论的恶感。
毕竟,仇富是本能,至少说是大多数人的本能,特别是唱歌、演戏、写这种对社会发展起不到推动作用的东西挣大钱。
现在倒好,葛雾先发的捐款声明,然后说他捞钱太快的热搜才起来,而不是先指责捞钱太多,然后才发捐款声明,时间上的差别就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两则消息一前一后,几乎同时出现在热搜,关键字还差不多,都是葛雾、网文、打赏,区别就是内容突出的重点不同。
葛雾那条把更多的篇幅放在慈善,另一条对“时间”、“金额”标红,然后话风一转,开始计算,假如从古代多少年开始不吃喝不拼命挣钱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葛雾一天挣的金额。
看到第二条热搜,锋芒宣发部门大呼好险,假如葛雾要是晚几分钟发出去捐款的那条消息,一切就变得刻意,更像是一种补救措施。
现在好了,虽然第二条说的内容也算是一种事实,时间上的先后就可以让葛雾在舆论中占据上风。
并且他这番拿出跟打赏金额相同数额的钱来捐款这事也打消了其他艺人用网文捞钱的想法。
其他人不一定会写,但可以买,可以找抢手,只要质量差不多,收割粉丝多容易,还能立一个多才多艺的人设。
可他弄这一手,直接就堵死了后来人继续搞的念头,不捐不合适,捐的话又没多少赚头。
在葛雾发出声明没多久,张明溪的电话就过来了。
“雾哥,对不住了,害你赔了这么多钱。”
“什么叫赔啊,我是自愿的好么。赔钱这话可别跟媒体说,性质就变了。”
两人没聊太久,张明溪也想捐点钱,毕竟她这一两年挣的也不少,这方面葛雾给出太多意见,全由她的心意。
怎么都能给出解释,受葛雾的感召也行,突发奇想也行,为了维护自身形象也行,捐了就是好事,反正平行世界的慈善没有那么多乌七八糟的破事。
张明溪电话挂完不久,宋昌浩也打过来了,意思相同,葛雾用同样的说辞劝回去,大意就是他不差钱,捐这么多不会伤筋动骨,不要放在心上。
后面零散也有别人的电话,内容都差不多,他简短的回复过后,就没再管,主要的精力放在选哪一家、哪一行的慈善机构,贫困山区、学生、留守儿童、各种各样的疾病帮扶等等种类繁多,他跟常仁豪一直讨论到夜里12点多才确定目标。
第二天,经悦文后台统计,《诛仙》这本书包括男主“张小凡”一共收获打赏,432o9872。42块人民币,打破了整个网文乃至所有跟打赏相关的记录。
根据统计,跟葛雾有过合作的人和公司、单位出资最多,占到总金额的62%,剩下的1ooo多万块钱都是由他粉丝出的。
拿到粉丝打赏数据后,悦文很重视,当即把数据告知了企鹅影视,让它对葛雾的商业价值评估又提了一个高度。
除此之外,月票、推荐票、收藏、本章说统统打破新书发布第一天的记录。
《仙木奇缘》
这一次,悦文和葛雾方面对于众多记录只字不提,双方都想低调行事。并且对一个一线明星来写网文来说,各项数据不具有参考性和复制性,没什么意义。
可能唯一的意义就是,《诛仙》创造的记录,以后几乎不可能被他人打破了,哪怕是刷数据都得掂量掂量,值得么?
打赏的具体数额则由企鹅和葛雾同时发出去,为了保险起见,还找了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对这一结果公正,力求不落任何人口实。
尘埃落定,总金额已出,现在只等某人兑现承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