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朱先生……这不是在天照身上的发生的事儿吗?”
&esp;&esp;张莹记得很清楚。
&esp;&esp;刚才朱祁镇在介绍天照故事的时候特意提到了日食的事情,不过霓虹神话里的顺序和文献记载不太一样就是了——霓虹神话中的天照乃是太阳神,正是因为她的避世才出现了日食。
&esp;&esp;不过这类神话传说历来不靠谱,华夏神话里的孙悟空还接近五分之一光速呢。
&esp;&esp;蓦然。
&esp;&esp;张莹又想到了华夏历史上的一个人,他叫李耳。
&esp;&esp;李耳原本是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就是赫赫有名的老子,《道德经》的编撰者。
&esp;&esp;在经过千百年的传播扩散之后,李耳成为了神乎其神的太上老君……
&esp;&esp;咕噜。
&esp;&esp;想到这里。
&esp;&esp;张莹忍不住重重咽了口唾沫,看着朱祁镇说道:
&esp;&esp;“朱先生,您的意思莫非是……”
&esp;&esp;“霓虹人如今崇拜的至高神,其实只是华夏最拉跨的王朝之一分封的倭王?”
&esp;&esp;朱祁镇嘿嘿笑了两声,整个人少见的带上了些许猥琐:
&esp;&esp;“没错,这点在郭颁记录的另一册文献中还有更清晰的记录。”
&esp;&esp;“那册文献位于《永乐大典》的2333卷,内容是【怀帝览使者卑谄之姿,圣心甚悦,遂赐已故卑弥呼以‘天照’之嘉名。名之所寓,一则彰其正统之尊,二者明倭岛乃受天子之光所佑……】”
&esp;&esp;“同时这位孙笑川使者前来觐见司马炽的原因之一,便是因为当时的倭国粮食欠收,天皇又没有后世那般神圣,因此应神天皇帝位不稳,方才派遣使者前来求助。”
&esp;&esp;“妈耶……”
&esp;&esp;看着侃侃而谈的朱祁镇,张莹与王通二人齐齐陷入了震惊。
&esp;&esp;卑弥呼不但是神功皇后,还是天照大神的原型?
&esp;&esp;这消息要是传出去,那些霓虹人岂不是得分分钟炸了?
&esp;&esp;诚然。
&esp;&esp;卑弥呼虽然没有做过对魏王献身之类的香艳桥段,但光是她曾经向曹魏臣服朝拜的记载,就很容易让那些有莫名自尊心的霓虹人红温了。
&esp;&esp;当然了。
&esp;&esp;考虑到《三国演义》在霓虹那边拥有大量狂热粉的情况,保不齐到时候有些霓虹人反倒还会有点小兴奋?
&esp;&esp;毕竟这个民族有些时候的脑回路确实挺奇葩的……
&esp;&esp;“哦,对了,还有一件事。”
&esp;&esp;就在王通与张莹大眼瞪小眼之际,朱祁镇忽然像是老爹似的拍了拍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