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宴饮又叫飨礼,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规矩很多。
首先就是办飨礼的主人,安排人手进行迎宾。
这时代的迎宾可不是穿着旗袍的妹子,而是有身份能够认得所有客人的能人。
通常迎宾有宾,介之分。
主为宾,次为介。
除了迎宾之外,还有戒宾,是负责告知诸位客人,今天这场宴会有着什么样的流程,免得客人不知导致出丑。
而这些人,一般都是家主的门客担任,都得是有能力能说会道记忆力出色之人方可担任。
没有这份本事而导致出了差错,自然丢的是家主的脸。
所以想做门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得有本事才行。
《周礼·秋官》有记载,宴会场上还会有一位司仪,用来维护众人的辞令和仪容等细节的礼仪。
就是你说错了话,给你兜着。
有什么礼仪弄错了,给你指正出来速速修改这种。
所以司仪不是什么舶来品,这是多少年前就写在《周礼》上的。
李云泽带着孟皮来到季孙氏门口的时候,迎宾急忙上前迎接。
迎宾于门外向两人行礼,李云泽带着孟皮回礼。
门外一礼,入门后一礼,正堂台阶前又是一礼。
一而再,再而三。
三揖而过,是为三揖三让。
走过流程,两人就在次宾的引领下,进入了宴会正堂。
随之而来的就是戒宾,前来告知两人的坐席安排,还介绍一番本次宴请的流程。
孟皮没有参加过没得经验,下意识的就想要往案几走,可却是被李云泽不动声色的给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