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爷气得胡子发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一甩手出了门。
内屋的吵嚷声静下来,慢慢地,才有了别的声音。唐厚孜的忍痛声,唐夫人的垂泪声,书童给少爷上药的絮语,全往脑子里钻。
唐珠珠坐在一旁哇呜哇呜地哭,骂“岳无忌混账”,“大坏蛋”,她总共就会这么两句骂人话,翻来覆去说了十几回了。
唐荼荼细嚼慢咽,吃完了桌上一整盘的点心,又慢腾腾酌完了一壶淡茶,心里“我是异世的过客”和“这是我家人”的念头来回交替,到最后一口冷茶喝完时,终于拿定了主意。
她问牧先生“乡试八月才考,怎么这会儿题就出了,是真的试题么?还是有人编了套假题,拿到学生里骗钱?”
牧挂书愣了愣“我方才听少爷说了那几道题,也在想此事。”
他细细思量“不太像是假题。且不说《士商类要》是行商经,坊间并不流行。那两道经史策都是孔孟旧题,难出新意,答题时文理俱惬便为上佳;两道方略策也是中规中矩;那道史论出得尤其偏,‘颜回命短、盗跖长生、孔子厄于陈邦、姜公因命守时’,天时人运,皆是命数——这是前朝许国公的名赋。”
“少爷自小熟读经典,已经是年轻一辈里的奇才,也只能算是堪堪读懂此赋。可像他一样年纪的学生,再算上弱冠之年的学子,哪里能历练出这番心境?一定会答得浅入浅出,这题只能是饱经风霜、行遍天下、不囿于脚下方寸的老秀才,才能答得出来的。”
“这套题博采众家之长,又有万象豁达之势,若是有心人拿假题诓骗学生,不至于把假题出得这么偏。却与学台那些老先生往年出的题也不太像,商经也就罢了,好歹是问时务,可择出屡考不第的老儒有什么用?”
牧挂书凝眉琢磨半晌,忽然神台一阵清明“听闻这几年科考上青年才俊辈出,上了朝堂,却屡屡被皇上斥责,觉得他们只知读死书,不会做实事,皇上有起用老儒的念头。照这么想,学台拟题一定是得了礼部上峰指示,那就对上了!”
唐荼荼听得两眼发花,等牧先生自言自语完了,才总算从他嘴里听到几句自己能听懂的话。
“这回乡试兴许是要提前了。”
牧挂书道“前两日,我在文社和友人相聚时,听到席上有人随口提了一句,说是贡院最近忙着修葺号房。又说七月中旬是太后寿辰,整个七月,京城一定热闹至极,许多人家会赶在这月乔迁婚娶,搅合得学子心旌摇曳,不能踏踏实实备考,乡试兴许是要提前了。”
“因为是恩科,也没时令讲究,若是学台的试题已出,顶多再有十来天就要考了。”
总算找到了插话的机会,唐荼荼连忙点头“这样啊,牧先生想得果然周到。”
牧挂书惆怅道“时间这样紧,少爷遭逢此大难,还不知道能不能考好。”
唐荼荼有点走神,闻言回了句“这算什么大难,两个小孩打架罢了。”
牧挂书目瞪口呆望着她。
唐荼荼领悟了他这个表情,知道自己又说怪话了,忙抿嘴一笑,细声细语道“先生去忙吧,我去跟哥哥说说话。”
牧先生惊异之色还没消,呆呆点点头,脚步虚飘地出去了。
内屋的唐夫人和珠珠,还有那俩书童,都已经散去了,留下一室清静,让少爷休息。
可唐厚孜静不下来,他躺在床上,心里的怒火和委屈混在一起,在还没被阅历撑大的胸腔里横冲直撞,没个出路。
一回神,看见妹妹站在屏风旁望着,唐厚孜连忙背过身,抹了把眼睛,又把被子展开盖身上,瓮声瓮气说“你别进来,大姑娘了,往哥哥房里钻像什么样子?”
唐荼荼“噢”一声,扯了张杌子坐他床边。
房里安安静静的,唐厚孜又难过起来。爹不信他,母亲隔着一层,又听不懂他说的,阖府里只有妹妹是自己的亲人了。
他茫然唤了声“荼荼”,“你也觉得哥哥错了么?”
唐荼荼摇摇头,安静地给他削了一只梨子,可看他这下唇裂着、下巴肿成个馒头、全身涂着药不敢屈伸的样子,又不知怎么给他吃,最后一块一块塞自己嘴里了,弯唇笑起来。
“你怎么还笑话我,珠珠都掉了一缸眼泪呢。”唐厚孜不满地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