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保,你后悔吗?”
余音不绝,在这寂静的牢狱回荡少许。
于谦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神色表情却并没有什么变化,微微抬起头,看向了自己的对面,他确信自己从未见过这个男人。
他也确信,自送纸笔的看守离去之后,这牢狱之门并未有过开启,眼前人就是凭空出现的。
尽管如此,于谦依旧神色平静。
心向死之人,已无惧于世间鬼神。
“大丈夫生于天地,所做皆问心无愧,何来后悔。”
闻言,季伯鹰席地而坐,与这颗大明桂冠上的明珠对案而视。
他这一道问,问的是于谦没有出手阻止夺门之变,是否后悔。
作为兵部尚书,作为京城十营的军权实际掌控者,尤其是在已经提前察觉到了石亨等人异样的前提下,如果于谦想要出手阻止夺门之变,只需要一句话就足够了。
什么狗屁石亨徐有贞之流,皆是垃圾。
于少保弹指可灭。
然而,于谦并没有选择阻止夺门,而是选择了坐视不管,任由朱祁镇发动夺门,成功复辟。
原因其实很简单,为了大明王朝,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太平,为了不起纷争动荡。
一则。
于谦若是果真阻止了,那最后的结局就是包括朱祁镇在内的所有夺门之人,以及朱祁镇的几个儿子,包括废太子朱见深,全数都将以谋反之罪被杀。
在这件事上,没几天活头的朱祁钰绝对不会手软。
而于谦一向看好朱见深会给大明带来新风,所以他自然不想把朱见深弄死。
再就是如果朱祁镇一脉全部被杀,在现有情况下,景泰帝奄奄一息,又没有儿子,接下来大明的皇位由谁来继承?
国本不稳,天下必然大乱。
难不成由自己来寻一个藩王?于后世留一個权臣乱政的名声?
后世说不得会将这夺门之事演绎成是他于谦为掌控皇权,一手导之。
素来将名声气节视作性命的于谦,绝不会允许。
而且宣宗只有二子,由外藩继承君位,只能寻仁宗之后,这等于是绝了宣宗的社稷,于谦一生受宣宗器重,他不能对不起朱瞻基。
二则。
夺门之变这桩事,如果真要从法理上严格来论,实际上是合法的。
虽然听起来很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