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柳氏出来找李秋岁,柳大舅看见了,来不及放下扁担迟疑的喊了声,“二姐?”
自己家二姐,十多年不见,他一眼认出人,就是跟印象里差距太大了!
不怪他迟疑,二姐今年有三十岁了吧?过不了两年该是能当奶奶了!如今瞧着,比出嫁那会儿还显得嫩生,穿着打扮也鲜亮。
可不是鲜亮嘛,家里有了进项,柳氏总算能定心了,麻布衣裳也就下地的时候穿穿。她今日还在家里拾掇,做衣裙的棉布是李秋岁早前买回家,一直压箱底放着,后来又买了更好的料子,这才舍得做了衣裙在家里穿。
柳氏听声有些熟悉,望过去,看见是柳大舅,皱眉道:“大拴?”
柳大舅的大名正是柳大拴。
李秋岁耳朵多好使的,一寻思,知道这人是柳大舅无疑了,忙跟闲聊的婶子大娘说:“我大舅来了,我过去看看……你们继续聊啊!”
这话一出,谁听得出李秋岁这是头一回见着柳大舅?不知道内情的,听她热乎的语气,还当柳氏跟娘家关系多好,走动的多勤快呢。
马老太太等人多少听说一点儿柳氏娘家,听说是后娘当家,逢年过节,也没看柳氏带孩子去走外家。
不过,这些都只能背着人私底下议论,这几个月,这些三姑六婆和李秋岁聊八卦,聊出了稍许感情,不至于当着人面就说出不好听的话。
再者,前头说她们家里都买了山地,开春就种果树,还指望李三祝给些指点呢。
李秋岁方才就看见这人在自家门口探头探脑,还想问问找谁来了?话还没捞着问,也幸好没问出口,不然,没认出自家舅舅,甭管你多有理,都成无礼的一方了。
她方才说话声不算小,柳氏一下回过神了,门口这么些人,哪是说话的地方?
柳氏一面朝柳大舅走过去,一面道:“来了就进家去,杵门口干啥呢?”
一副姐姐训斥弟弟的口气,听不出一点生疏。
大柳氏临走的那一番话她听进去了,以前都在一亩三分地里打转,填饱肚子都难,名声不名声的真不打紧。如今孩子都大了,找媳妇说婆家都在眼跟前,就是装模作样,面上功夫也得过得去。
这么会儿功夫,柳氏一说话,柳大舅也反应过来了。
还真是自己二姐!
他忙哎了一声,却不挪动地方,一改进村时那副老实巴交的拘谨模样,笑呵呵的颠了下肩膀上的担子。
这样子是不着急往家走了……
柳大舅耷拉着眼皮飞快扫一眼朝这边看过来的三姑六婆,挺直了腰杆子道:“爹娘听人说家里起新宅子了,还说二姐怎么没知会一声?这就着急忙慌准备了不少东西,让我过来……看看还能不能捞着搭上把手了?”
这才一见上面,就先挑上理了!李秋岁把他的动作看在眼里。
这要是关系亲厚,有来有往的嫡亲姐弟俩,这么说话没毛病,人家只当柳氏得娘家人看重。
可你当着这么些人的面,嗓门大的,生怕旁人听不清……还在大门口磨磨唧唧,有意抖了抖担子,这是怕人看不出你挑了东西,生怕进了家门自家人不认账是吧?
柳氏若还是原先的火爆脾气,早该火冒三丈了!可如今她日子过得顺遂,大柳氏的话还言犹在耳,真不把当年的恩怨放心上了。
她面上不见恼意,还笑说:“家里人口多,抛费那些干啥?这三年不到,就第二回起宅子了!”
庄户人家起宅子,去信通知了,你就得拎贺礼上门。柳大舅一点不提两家人之前的生疏,话里话外透着热乎劲儿。可,几个外甥,外甥女出生,哪次没上门报喜?你们都借口路远,说等得空再上门……之后,哪怕扯了两尺麻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