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烛火摇曳,把女子精致轮廓勾勒得有些模糊不清。
他在淡淡光晕氤氲里,侧目注视她眉眼如画,薄唇轻启,一道婉转嗓音低低讲述那日嵩华小镇的故事。
“当初你与我分别,我在客栈歇下的那段时间,碰到了一个说书人,他的故事极其特别,我一度觉得他只是在虚构,因为那样的事如果真的发生在现实中,未免太过荒诞。可惜,”宋歌一顿,忽然叹了口气,“细细想来,我愈发觉得那故事,和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的事,必有联系!”
“他说曾经有一个少年,爱上了一介卑微浣纱女,但那少年其实是一国太子,他舍不下万里江山,终究还是回了朝堂。”
司空翊眉头一挑,“太子”两个字几乎瞬间就吸引了他的关注,但他没有打断宋歌,反而用眼神示意宋歌继续。
“浣纱女虽没有强求少年,但是一个月后,那太子却自己主动回来了,”见司空翊有些讶然,宋歌忽然微微一笑,再度肯定道,“是的,他放弃了河山社稷,回到了两人的竹屋。”
虽然暂时还未明白宋歌这个故事的含义,司空翊依旧很耐得下心,他双手支着下巴,眉眼微弯有些出神:“如果我们俩也住一间竹屋,其实同样很不错。”
宋歌噎了噎,无奈地瞥他一眼道:“说正事呢!”她敲敲桌面,脸色严肃,“浣纱女很高兴,可是相处下来却渐渐发现了奇怪之处。”
“他不爱她了?”司空翊慢慢倒也沉入了这个故事,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不,”宋歌摇头,“她发现少年性情大变,简直就跟之前判若两人,曾经他倨傲自信,现在他温润如玉,除了依旧爱她,其它都变了,”宋歌一字一顿道,“完、完、全、全、变、了。”
司空翊不说话,眉头微皱似乎在考虑些什么。
“直到一年后,她才明白了一切的缘由!”宋歌深吸一口气,似乎想起那说书人讲完这个故事,那个在角落里哭泣的少女,睁着茫然但令人心碎的眼眸,当时她没有太过在意,现在却觉得自己愈发向真相靠近!
“一年后,听闻先皇驾崩太子继位,浣纱女忽然想起自己竟从未询问过少年,他这个储君人选走了之后社稷怎么办,而皇位又该谁来坐?恰逢新皇下访民间,浣纱女不知为何,突然想去看一看,可这一看,几乎令她魂飞魄散!”
宋歌忽然发现自己很有讲故事的天赋,因为司空翊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在她忽扬语调的同时,眉头也几不可见地挑了挑。
“她发现那个新皇,跟和自己朝夕相处一年之久的少年,长得一模一样!”宋歌屏住呼吸,脑海忽然闪现当时自己听闻这个故事的感受,她记得有惊讶,也有疑惑。
“一模一样······”司空翊忽然重复了一遍,不知为何想到宋歌适才对自己说的,那水牢中的男人,长得和皇上,一模一样······
“司空,你能猜得到说书人给出的答案吗?”宋歌转瞬一笑,却带着一抹心酸,她很清楚自己当时根本不存在“心酸”这个感受,或许真的只有经历过爱与被爱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真谛。
司空翊沉默,半晌低声给出两个字——孪生。
宋歌怔了怔,须臾点头:“对,孪生,”她眉眼忽然朦胧,带着一声低低的叹息,“说书人说,那日浣纱女见到的新皇,桀骜、自信,一如当年和她相爱的他。而竹屋内的温润少年,不过是新皇的胞弟······”
“新皇不仅是当初的太子,也是和浣纱女相爱的少年,他如此心高气傲,要掌握天下江山,也要把心爱女子永远拥有,所以他要求和他如出一辙的胞弟假装是他,和浣纱女过一辈子。”
“可笑的是,那胞弟竟也真的同意了,扮着他的皇兄,守着其实名义上属于他嫂子的少女。”
宋歌话音戛然而止,语调忽然有些哽咽。当时听的时候,她波澜不惊,如今再度回忆,竟带着难掩的无奈。
司空翊默然,良久心绪清明,把宋歌的意思给贯通之后说了出来:“所以你的意思是,极有可能那新皇和胞弟,就是······皇上和那狱中的男人?!”他说到最后,竟自己也被自己给惊讶到了,带着满脸不可置信。
宋歌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却把当时自己的分析再度解释了一遍。
“你想司空,一个说书人,大多会选择一个虚构的故事来博得大众要求,哪怕真是皇家私密,也会替换到寻常千金公子身上来讲,可为什么只有这个,他从始至终以‘太子’、‘新皇’这些极容易遭到诟病与罪责的冠名词呢?”
“是不是有可能,他就是想把这个故事带到各个角落去?就是想让真实性得到接受?或者说,它就是真正存在的?”
“再者,说书人身边当时有一个小姑娘,年纪和我差不多,大概小个一两岁的模样,她听完这个故事,很自然地落了泪。要说她既然是那说书人的孙女儿,这个故事想必已经听过百遍千遍,怎么会每次都潸然泪下?真有那么感动吗?”
“我猜想,最大的可能,最能感染一个人情绪的原因,除非她切身经历过!但是她年纪尚小,大胆推测,她或许和那浣纱女有血缘亲疏关系!”
“另外一点,说书人讲完故事就走了,而且据镇上的人说,他们并非本地人,或许他们辗转各处就是为了讲这一个故事而已。司空,你觉得奇怪吗?说书人纯粹靠这些民间街坊感兴趣的话本子来虚构故事,一般也会选择固定场合,这样才能聚集人流量,为什么他们会这样特立独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