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太夫人这样一问,穆元华只一愣,答:“他会回来的。”
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打脸的。
这一整个冬天过完,再一直过完年,开了春,还是没有越奕祺回京的消息。
元宵过后,谢嘉靖和穆安若的婚事终于尘埃落定。两家合过八字换了鸾书,穆安若就被谢家定了下来。
只不过这婚期,穆家还想缓一缓。穆安若年纪小,穆候夫人想将女儿在身边多留几年。
而谢家也想着待谢嘉靖考了功名之后,再给他娶妻。
谢嘉靖得了媳妇儿,高兴得不要不要的,读书更加上进。若说之前是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现在简直是疯魔了,觉都不要睡的,每天就打鸡血似的读书读书,干劲十足。
过完了正月,会试恩科即将开考。
这是自先帝驾崩后头一件国家大事,各地学子纷纷入京应试,京城比之往常,热闹百倍。
会试揭榜,谢嘉靖榜上有名。
谢穆二家皆大欢喜。
殿试设在三月底。
榜下捉婿之事自古有之,尤其此次还是今上登基后头一回取进士,优秀的男儿定不在少数。
京中勋贵人家盯着呢,就等着殿试结束后,投资个女儿,赚个进士女婿。
谁知道,离殿试还有七日之时,皇上在朝堂上发话了——
你们没事别打朕的学生的主意喲!
皇上的学生,指的可不就是即将在殿试上被录取的进士们。
皇帝此话一说出口,朝中大臣们暗地里开始嘀咕犯愁——
皇上这什么意思嘛?!难道是要把进士们当成礼物送出去不成?!
大臣们烦恼并忧伤着,殿试如日举行。
这几日里,穆安若都魂不守舍的,穆紫若穆元华看她这模样,干脆将这日的家政大权揽了过来,让她好好地在一旁给谢嘉靖担忧。
殿试结果填榜后,皇上于太和殿进行传胪大典。
状元为金陵学子薛朝义,榜眼乃谢相嫡孙谢嘉靖。
而呼声最高的会试第一名江西学子卫征,一肚子锦绣文章,最后却只点了探花,让所有人都跌破了眼球。
日后,说起这次殿试结果,世人纷纷传说卫征是因为性子太过高傲,在殿试上少言寡语,这才失了圣心。
可真相实际上是……
“皇上对咱们穆家实在是盛眷太过了。”太夫人对着陈妈妈低声道,“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陈妈妈略一思索,问:“老祖宗说的可是谢公子中了榜眼一事?说起来,这圣眷,还是谢家享得多一些。”
太夫人未置可否,只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
谢嘉靖高中,穆家最高兴的人,当属穆安若。
“真真是守得元开见月明了。”穆紫若双手合十,由衷地替穆安若高兴,“佛祖保佑。”
穆元华在她脸上拧了一把,取笑道:“堂姐你什么时候开始信佛的,我怎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