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头距离贾六的家还有一定距离,贾六在前面走着,高飞在后面跟着,不大一会儿的功夫便到了。
贾六让高飞在外面等他,他则去和老王头交涉,只一会儿功夫,贾六便从驴棚下面将驴牵了出来,然后再把车套套在了驴身上,又加以固定,这才算把驴车给整好。
贾六牵着驴车走到了老王头家的外面,冲在外面等待他的高飞招了招手,并且喊道:“过来吧!”
高飞快步跑到了驴车边上,贾六一把将高飞抱起,然后放在了驴车上,同时嘱咐高飞道:“车上有被子,你用被子裹着身体,一会儿走在路上的时候会冷,别还没有到县城你就冻僵了。”
“多谢六伯关心。”高飞笑道。
贾六也坐上了驴车,手里还拿着一根长长的鞭子,轻轻的在驴背上碰了一下,便吆喝道:“出发!”
“额昂……额昂……额昂……”
毛驴发出一阵鸣叫,迈开四蹄,拉着驴车便朝前走去。高飞裹在被子里面,只露出个头来,他注意到此时的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整个村庄还沉浸在一片静寂当中,正月的天气还有些冷,大部分还窝在被窝里面没有醒来呢。
村子距离县城大约有四十里的路程,区区四十里的路程,如果放在现代,开车也就十几分钟的事情,可是在交通不怎么发达的古代,这四十里的路程却显得相对遥远。
出了村子,高飞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都被皑皑的白雪给覆盖住了,高飞依稀可以看见他所在的这片土地的地貌。
这里的道路并不平整,村子座落在一片起伏的丘陵当中,丘陵以环保的姿态将村子包裹在里面,进村、出村只有一条路可走,大约有五六里长。
贾六赶着毛驴沿着这条出村的道路前行,走了好大一会儿才真正的离开了村子所在的这片丘陵。
出村之后,走了大概两里路,才走上去县城的大路。说是大路,其实也只是比进村的路稍微宽那么一两米而已,但是路面却要平坦许多,毛驴都可以在这路上慢慢的奔跑了。
现在正值过年,路上根本没有什么行人,高飞一路也没有说话,只是用他的眼睛在观察着这个世界。
由于地上有雪,路上比较滑,所以驴车走的并不快,快到晌午的时候,高飞仍旧没有看见县城,只觉得前途漫漫,遥遥无期。
高飞终于忍不住了,虽然他坐在驴车上,可是这一路上颠簸的厉害,他整个人都快被颠散架了,于是问道:“六伯,还要多久才到县城啊?”
“快了,过了前面那片树林,再转个弯,走上三里路就能看到县城了。”贾六对于这条路早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他抬手气,指着前方,一边说着,一边给高飞比划道。
高飞听完之后,这才安下心来,虽然只有这么点路,但是也要走上一炷香的功夫才能到。
正如高飞所预料的一样,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坐在驴车上面的高飞,还真的隐约看到了前面道路的尽头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城池。
又走的近了,高飞才将这座城池看的清楚,从外面看,这城池并不怎么大,至少没有他想象中的大,周长大约只有两三里,既不雄伟,也不壮观,城墙不是石头堆砌而成的,而是是用土夯成的。
随着驴车不断的向前移动,高飞距离城墙也就越来越近,他发现这城墙竟然是如此的残破,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年久剥落的墙土里,居然能够看见筑城时夯土留下的痕迹,除此之外,城墙的有些地方还被雨水冲刷出一道道深深的罅隙。
城墙的告示栏上贴着两张文告,其中一份的时间已经有些久了,文字被雨水浇淋得无可辨认,只剩下乌黑的一团墨迹。而另外一份显然是最近两三天才张贴上去的,纸张上不仅没有风吹雨打留下的痕迹,还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墨香。
高飞沿着城墙向上看去,这城墙虽然残破,但却很高,足有七米多高。城门口的正上方挂着一块用隶书刻着的牌匾,“乌江县城”四个大字清晰可见,牌匾还很崭新,似乎刚挂上去没有多久。
城墙上方也没有看见青砖砌出的垛口和敌楼,只有一壁黄土向南北两边延伸,城门上方有个用木头搭起的小门楼,大小和普通的凉亭没什么分别,孤零零地立在城墙上方。
门楼左右两边的柱子那里,各站着一名戴盔披甲的士兵,士兵的头盔和胸甲都是黑乎乎的颜色,在阳光映照下几乎没反射出什么金属的光泽。
除此之外,门楼的边上还矗立着一根旗杆,杆子上挂着一面绣着黑底白字的“晋”字大旗,在寒风中摇摆,不时发出呼呼的声响。
守在城门口的是四个同样戴盔披甲的士兵,他们笔挺的站在那里,手中各持着一根长戟,一动不动的,但是眼神却在不断的流动,注意着每一个进出县城的人。
“羽儿,你看,我们到了,这就是乌江县城!”贾六抬起手,指着前方的城池,对高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