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认为应该立即查办,再顺藤摸瓜地找出背后的真相;另一方则认为查处一个火葬场固然简单,但这只是犯罪分子处理尸体的最后一步,并不能从根本上制止犯罪,反而会引起犯罪分子的警觉。
激烈的争论过后,大家都认为,既然尸体来源于药厂,那就还是先到药厂探探路,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于是,他们便伪装成监管人员,借着设备检查的机会前往了药厂,但任凭他们走遍了药厂的每一个房间,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免怀疑,药厂会不会也只是尸体的一个中转站。
获取不到进一步的线索,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目前正处在一个万分僵持的阶段。
恰巧此时,他们发现了东城市警局发布的一则案件征集。
看着文件中“不明身份人口”“数量不符”这几个词,他们想了想火葬厂中不明身份的尸体和超额的焚烧数量,厚着脸皮把案件报了过来。
谁都知道东城市警局办案能力数一数二,就算案件最终和东城市要查的案子并无关系,要是能得到一些关于案件的思路,对他们来说也是再好不过的
洋洋洒洒七八页文档,黄龙区警局将案件的详细经过事无巨细地标注了出来,文档的末尾,还附着一段真情实感的剖白,表达了他们那颗希望得到指导的心。
孟云念得口干舌燥,中途几次想要罢工,都被时景舒的“继续”两个字轻而易举地牵了鼻子。
要他来说,这桩案件和其他两桩同样报上来的案件放在一起,看起来不伦不类地,像是没读懂题目就强行交上来的一份东西。
要不是时景舒突然提到黄龙区,他甚至都没打算把这桩案子归纳起来。
小刘长长地“嘶”了一声,无语道:“这也太勉强了吧,我们要找的是人口买卖啊,好歹得是个活人吧。”
小刘和孟云对视了一眼,彼此都有些一言难尽。
时景舒并未发表什么意见,照常开着车,到下一个服务区后和小刘换了座位。
他调出黄龙区报上来的案件详情,从头到尾地又仔细看了一遍。
如果放在平常,可能他也不会去过多关注这件案子,但现在不同,黄龙区很大概率是绑匪将兰天隐匿起来的地方,关于那里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谨慎对待。
如果药厂真的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需要处理尸体,运往火葬场倒也不失为一个彻底的“好方法”。
至于这所药厂到底和人口买卖的组织有没有关系,时景舒一时还有些不能确定。
按照他们之前的推论,这个组织应该是将拐来的人运往国外,再作进一步的处理。
然而,这所药厂却生生给人了一种“杀人工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