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满足于&ldo;四海一家&rdo;,只要我们想象的尽头还不能超越海洋,我们的国土就是个内闭的大陆,尽管每个人都无比自豪地夸耀着中华是多么多么的广大。过去的千万年里,沙漠、高山、海洋、热带丛林、极北荒寒,其实暗暗地划了个圈子,把在黄土地上繁衍起来的黄皮肤人圈在了里面。
人的能力总是慢慢壮大的。当秦始皇的车队拖着长长尘烟,开始他对天下的巡视时,当汉武帝麾师跨越长城反攻匈奴时,这片土地上的人类对于生存空间的探索已经接近了他们在后来两千年间能达到的极限。
正当触摸到这个冷兵器时代人力的最大极限时,英明的汉武帝在林林总总的奏折对策中,选择了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作为国策(或者,是这套理论再不能被压抑而选择了汉武),在他所控制的所有土地上重重敲下了&ldo;天命&rdo;的印戳,让万民把对完美圆满的渴望和敬畏全部寄托在了他的这个天下上‐‐
从此,&ldo;天下&rdo;这个概念从文化上落实到了长城内外大河上下,&ldo;天下&rdo;也就有了比较固定的疆域。就好像一朵花在它开得最灿烂时被折了下来,用定型剂给凝固了,永远保持着最美丽的模样。
大一统的文化正是起了定型剂的作用。
中国比其他帝国幸运的地方就是它有这么一种牢固的定型剂,并且它的凝固性在帝国的身躯舒展到几乎最大时开始发挥了作用。
国人好以鹿喻天下,称争夺天下为逐鹿中原。那么,当这头鹿长到了自然所允许它能长到的最大限度后出现在猎人眼前时,所有人就再不能满足于那鹿的一条腿、一个头,或是一段躯干,从此他们要的就是这只完完整整欢蹦乱跳的全鹿。
这个&ldo;天下&rdo;,从此成了绝对不可分割的圣土。
第19节:分合‐‐中国人的统一情结(3)
这种观念世代传承,人们变得不会去也不敢去思考,把天下打碎了各自过日子会不会活得舒坦一点。不要说割地卖国要受世人激烈的口诛笔伐遗臭万年,就连实在活不下去,卖几块祖田,都被视为不孝子孙败家子,一辈子抬不起头。
每个稍有作为的政权,不管它能控制的地盘是多么小得可怜,总是咬牙切齿磨刀霍霍,死死盯着那个永恒的&ldo;天下&rdo;。
即使有人胸无大志,想安安逸逸守着一方水土过与世无争的小日子,野心勃勃的英雄也早就把他的小天地看成了捕杀的猎物。
尽管理论上,仁爱而迂腐的儒家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只要修好内政,&ldo;德政大行&rdo;,四方蛮夷自然会心悦诚服地仿效直至加入你的国家,不用流血厮杀就可以达到真正的&ldo;天下太平&rdo;。这就是中国最富有和平统一特色的&ldo;王政&rdo;思想。&ldo;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rdo;(《孟子》),&ldo;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rdo;(《诗经》),这里的&ldo;四海&rdo;、&ldo;天下&rdo;又成了虚拟的可以无限扩张的文化概念。在过去的几千年,这套理论一直高高地悬在空中,受万人景仰的同时也受尽了讥讽。也许在以后地球村建设过程中它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千百年来我们聪明的君主们却在心里暗暗地发笑,他们心里明白,天下是靠打打杀杀,在血与火中得来的,也一样得靠血与火去守护。
一代代中国人正是在血与火中传承着祖上留下来的&ldo;天下&rdo;。
中国的文化在为防止&ldo;天下&rdo;的崩析而精心设计了守护方案后,也严严地关紧了大门。&ldo;天下&rdo;之外的神秘国度,只出现在传奇野史中激动一下有闲人的幻想;蛮荒小国的万里来贡不过成了国力强盛的祥瑞‐‐文化势力未能充分渗透的&ldo;天下&rdo;之外,实在是成了可有可无、激发不了野心的鸡肋。
于是世世代代的英雄,都在大门后、秦皇汉武搭建的戏台上展开了争夺主角的殊死搏杀。两千多年来,谁也不会想去打开大门,也从不想看看大门外面是不是已经变得平坦能走路了‐‐当然,更不会有谁去拆了戏台隔成一间间的宿舍。
直至大门被来自&ldo;天下&rdo;之外的气势汹汹的不速之客狠狠地撞开。
三国,正是在这个戏台上上演的剧目中最热闹最好看的一出:它有那么多势均力敌的对手,有那么多钩心斗角的诡计,有那么多层出不穷的变故,有那么长一段时间可以让人们体会走向统一的刺激和艰辛‐‐
有那么一个不像五胡十六国那么杂无头绪,又不像楚汉争霸那么直捷明了的,乱得恰好,乱得有头绪,乱得存在多种可能性,乱得有缓冲,能供后人在想象中谋划着自己的统一之路的三分天下。
&ldo;三&rdo;,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数字啊!
&ldo;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rdo;两千多年前的那天,睿智的老子扳着枯瘦的手指懒散地数着,到了三,他停了下来,长长吁了口气,够了:&ldo;三生万物&rdo;。这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完全可以包括了天下万物。几千年的勇武、刚烈、虚伪、狡诈、智慧、阴谋……痛痛快快地在三国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三只巨足,稳稳地撑起了我们这个厚重的大地。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